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警界

多年恩怨一朝散

民警巧借“六尺巷”
助兄弟俩冰释前嫌

  多年恩怨一朝散

  民警巧借“六尺巷”

  助兄弟俩冰释前嫌

  本报讯(通讯员 胡咏琴) “多亏了警察同志帮忙调解,现在好了,昨天两家人还一起吃了饭,以后我们会按照分界线养殖的。”近日,花街镇店园村村民倪大伯将一面印有“热心为民 排忧解难”的锦旗,送到市公安局花街派出所民警杨昊楠手中,对杨昊楠等人为其兄弟俩消除隔阂、化解纠纷表示感谢。

  事情还要从1月10日说起。那天下午,杨昊楠带队深入辖区开展“冬季行动”走访摸排时,接到倪大伯的求助,称他在一个小时前将鱼塘抽干水后,发现自己辛苦养殖的大鱼全被人偷走,只剩下一些小鱼在塘里。他怀疑是亲弟弟干的,但是没有确凿证据。

  恰巧此时,民警也接到了倪大伯弟弟打来的电话,称自家鱼塘被人抽干了水,可能是大哥所为。见两人相互怀疑,民警安排双方进行谈话,了解具体情况。

  原来,10多年前,因村中农田改造,倪家两兄弟的部分责任田改成了鱼塘。为增加鱼塘面积,他们还承包了村里的一块田地,共同开展水产养殖业。起初,两人商量好以两年为基准轮流养殖。不料,其间哥哥因生病无法劳作,于是弟弟代为管理。之后,哥哥身体康复,但鱼塘混养模式难以为继,加上弟弟已将部分鱼塘又重新改回农田种菜,鱼塘界限和鱼苗归属问题也由此产生,两家人为此闹得不可开交。

  多年来,倪大伯兄弟俩之间的心结一直未解,明里暗里总是彼此较劲,导致矛盾逐渐加深。

  详细了解情况后,为彻底化解两人的矛盾,民警主动邀请乡镇干部、金牌调解员对倪大伯兄弟俩开展矛盾纠纷联调工作。调解现场,兄弟俩情绪激动,各执一词,甚至相互拉扯推搡,场面陷入胶着状态。

  针对突发状况,民警紧急采取背对背调解的方式,将双方当事人暂时分开,分头做工作。“‘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个‘六尺巷’故事中,人家只是邻居,你俩可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弟,今天大家各退一步,和平协商解决,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民警说。

  听完这番话,倪大伯兄弟俩都有点尴尬,态度略有缓和。民警趁热打铁,为两人说明调解方案,并联合乡镇干部进行现场协调,预约相关部门对两人鱼塘的争议区域进行实地勘测,进一步厘清双方责任田划分界限和鱼苗归属问题……

  最终,经过长达5个多小时调解,在民警和乡镇干部等人的见证下,倪大伯和弟弟签订了调解协议。两人也都认识到自己的冲动与莽撞,握手言和,并对民警等人帮忙调解表示感谢。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警界 00004 多年恩怨一朝散 2025-02-12 永康日报2025-02-1200007;永康日报2025-02-1200010 2 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