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宗“竞地价+竞亩均”工业地块落槌
我市积极探索工业用地出让新模式
首宗“竞地价+竞亩均”工业地块落槌
我市积极探索工业用地出让新模式
本报讯(融媒记者 潘燕佳 通讯员 陈红敏 卢佐超) 2月7日,芝英棉纺厂区块(YZ-03-43工业地块一)3#、4#厂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别通过110轮、68轮竞拍,以11900元/平方米+ 75.6万元/亩、11900元/平方米+80.6万元/亩的报价,由永康市关主厨具厂、永康市百睿工贸有限公司竞得。
与以往挂牌的工业地块不同,该地块首次创新采用了“竞地价+竞亩均”公开竞争方式,即在工业用地招拍挂前,设定亩均税收底线、封顶地价,先竞投土地价格,当竞价达到上限后进入“竞亩均税收”环节,起始年亩均税收为每亩22.6万元,以每亩1万元的整数倍递增,并承诺连续5年税收,最终由承诺亩均税收最高者竞得。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以往竞拍数据能明显看出,小微厂房在我市一直深受欢迎。为有效遏制土地价格非理性上涨,我市首次尝试“竞地价+竞亩均”方式竞拍。这一改变打破了以往单纯“价高者得”的传统竞价模式,使“亩均论英雄”的导向更加明确清晰,有助于筛选出优质企业,实现工业用地的精准供应。这也是新模式下金华市首宗出让工业用地。
据悉,这一创新举措可为企业节省近20%的地价支出,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记者了解到,为强化监管,竞得企业需与属地政府签订《工业用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履约合同》,明确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开竣工时限等多项关键指标,并接受动态考核。未达到合同约定的企业,将面临违约金处罚、土地收回等管理措施。这一监管机制与我市近年来推行的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政策相衔接,通过“准入—监管—退出”闭环管理,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
此次出让是我市在供地用地矛盾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对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的有效探索。接下来,我市还将通过弹性年限出让、先租后让等多元化、灵活性的供地模式,进一步激发企业潜能,倒逼企业实现“寸土生寸金”,推动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