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社会·看点

大小不一的棕编蛇俏皮可爱

棕榈叶在她手中“开花”

  大小不一的棕编蛇俏皮可爱

  棕榈叶在她手中“开花”

  棕编是以棕榈叶为原料编制的工艺品,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像往年一样,永康棕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黄丽绸也创作了蛇年棕编作品。2月6日,记者来到位于城区园丁东路的黄丽绸棕编工作室,她正忙着制作蛇年创意棕编。

  将“2025”融入作品

  “蛇年到了,与蛇相关的摆件比较受欢迎,我就动手制作了一些。”说着,黄丽绸展示了几条大小不一的棕编蛇。小一些的高约10厘米,大一些的有20多厘米高,这些棕编蛇都仰着头,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棕榈叶天然的色泽让这些小蛇看起来栩栩如生,而大大的眼睛更为它们增添了几分俏皮与可爱。

  “编一条小蛇需要40分钟到50分钟,这种小蛇很受孩子们喜爱。至于大一些的蛇,制作时间就长得多,要1天到2天。”黄丽绸说。

  “2025年是蛇年,蛇的形象具有很大的塑造空间,我就将‘2025’这一数字融入作品中,通过蛇身的弯曲巧妙地呈现出来。”黄丽绸一边向记者讲述她的设计思路,一边拿出自己的新年作品展示。

  黄丽绸介绍,棕叶编织从选材到后期精制作都十分讲究,需要挑选品相良好的棕榈叶,经过煮、晒、熏等步骤,再用穿刺、折叠、穿插和打结等方法创作作品,最后进行修饰加工,才能确保作品完美。

  热衷传承棕编技艺

  除了制作棕编作品,黄丽绸还热衷于棕编技艺的传承与发扬。

  “我去参加非遗展示活动时,许多人对棕编艺术很感兴趣,听到他们的赞叹,我也感到十分自豪。”黄丽绸笑着说。

  自2015年起,通过“棕编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黄丽绸还担任起了手工老师的角色,将棕编技艺悉心传授给孩子们。

  “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传承棕编这项宝贵的传统文化。”黄丽绸满怀期待地说,“同时,也祝愿大家像充满活力的蛇一样,在生活的道路上自由穿行。”

  融媒记者 任昕科 胡洛伊 张晨冉

  黄丽绸在制作棕编作品

  新春走基层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社会·看点 00005 棕榈叶在她手中“开花” 2025-02-07 永康日报2025-02-0700008;永康日报2025-02-0700010;永康日报2025-02-0700011;永康日报2025-02-0700012;永康日报2025-02-0700007 2 2025年02月07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