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政·综合

34-37届“华溪春潮”晚会总策划陈晓峰

创新设置分会场 坚守“精神年夜饭”不中断

  34-37届“华溪春潮”晚会总策划陈晓峰

  创新设置分会场 坚守“精神年夜饭”不中断

  春潮涌动,万象更新。作为“精神年夜饭”,“华溪春潮”晚会不仅是永康人民的文化盛事,更是这座城市文艺创新的象征。在第34届至第37届“华溪春潮”晚会期间,总策划陈晓峰带领团队,用创新与坚守书写了属于“华溪春潮”的全新篇章。

  2019年年底,时任“华溪春潮”晚会总策划的陈晓峰提出了全新的思路,要让更多观众亲临现场。当时,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第35届“华溪春潮”晚会增设分会场,将“华溪春潮”从剧院舞台延伸至美丽乡村。

  在陈晓峰看来,要想让更多观众有亲临现场的感觉,仅凭一个大剧院是不够的。有了分会场,既能够烘托气氛,也能让更多人有现场感,展现永康的大美之风。

  然而,设立分会场并不容易。技术保障是首先遇到的难题,主会场与分会场的画面实时切换要求极高。为解决这一问题,陈晓峰联系周边县市融媒体中心借来了转播车,并带领团队反复进行设备调试和画面测试。此外,江南街道园周村的自然山水风光虽美,但受限于场地条件,舞台搭建面临诸多限制。陈晓峰联合江南街道、园周村,多次修改设计方案,为“华溪春潮”增添了一份灵动自然之美。

  “我们当时的设计是以湖、山为背景,青山绿水拍出来非常漂亮。在节目的编排上,我们也结合了永康的历史文化、新农村建设,与美景非常贴近。”陈晓峰说。

  分会场的节目融入了浓厚的乡村特色。《水莲园周》《武动园周》等节目既展现了永康的乡村风貌,也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文化魅力。

  “正因为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把主会场和分会场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这场演出的成功。”陈晓峰说。

  2020年至2022年,因疫情原因,陈晓峰带领创作团队坚守信念,并没有停办“华溪春潮”晚会,而是采用“零观众”的形式举行。

  那几年,“华溪春潮”晚会紧扣特殊时期主题,致敬平凡而伟大的永康人。那时的“华溪春潮”晚会虽然没有现场观众,却通过屏幕温暖了无数人的寒冬。

  如今,陈晓峰已卸任“华溪春潮”晚会总策划,但他依然对团队和未来充满信心。在他看来,“华溪春潮”团队是一支敢于面对困难、善于开拓创新的队伍。他相信,这场“精神年夜饭”一定会越办越好,成为永康文化走向更大舞台的闪亮名片。

  “‘华溪春潮’是百姓演、演百姓,它用文艺的形式,赞颂永康在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在第40届‘华溪春潮’晚会来临之际,在新任市融媒体中心班子的领导之下,我相信晚会能在百姓之中扎下更深的印象,让‘华溪春潮’走出永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陈晓峰说。

  融媒记者 施俊涛 吕旭光 李智耿 张锡

  华溪月明 春潮如歌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综合 00003 创新设置分会场 坚守“精神年夜饭”不中断 2025-01-23 永康日报2025-01-2300006;永康日报2025-01-2300007;永康日报2025-01-2300008 2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