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警界

深耕民生实事 纾解百姓忧愁

——市公安局2024年民生实事回眸

  深耕民生实事 纾解百姓忧愁——市公安局2024年民生实事回眸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回望2024年,市公安局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的改革举措,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下面,我们撷取市公安局2024年部分民生实事,以飨读者。

  1

  “警医联动”

  为危重病人抢出生机

  去年2月,市公安局与市卫健局紧密合作,建立“快速发现、及时救援、有效救治、妥善救助”警医联动工作机制,打通高效协同救援救治路。这一机制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高重大交通事故、医疗救助、火灾等警情的应急救援能力。

  截至去年年底,我市“110”“120”联动警情5467起,开通风险警情专线通道451起,畅通“上车即入院”急救渠道,救护车到场时效提升80%,成功救治23名危重病人。

  2

  “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

  控发案成效显著

  去年以来,市公安局锚定“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定位,积极整合保安员、市场管理员和夜鹰义警队等社会力量,组建“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成员依法参与十户联防、社区联治、巡防联勤、应急联动、整体联控等多种形式的联勤共治工作。

  截至目前,市公安局已建成“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共治站823家,队伍达5698人,开展联合演练151场。“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的成立,实现了治安案(事)件与刑事案件同比大幅下降,降警情、控发案成效显著。

  3

  “随时随地办”

  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题

  去年以来,市公安局以“民生事项一窗通办、网办中心数据赋能、村级网点全市覆盖”为抓手,纵深推进便民服务改革,不断优化公安政务服务体系。市公安局三管齐下,多措并举,倾力打造政务服务“随时随地办”服务新模式。

  截至去年年底,市公安局已设置50余个“一窗受理”窗口、400余个村级网点,为群众办理各类民生业务39万件,惠及群众超40万人次。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难题,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4

  “135”反诈工程

  全力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去年以来,市公安局结合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点,加强分析研判,以防范宣传为重点,创新推出“135”反诈宣防工程,全力守护辖区群众财产安全。通过织密宣防“一张网”、创建三合一反诈治理新体系,打造打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格局;各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聚焦村居、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寄递物流、行业商圈五大区块,发起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宣传防范活动。

  该宣防工程推出以来已开展反诈宣传72场,解答群众咨询600余人次,反诈宣传知晓率达100%,有效预防和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行为。

  “通途者”平台

  按下市民出行畅通键

  去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成立金华市首个交通信号配时中心,打造“汪超工作室”,推出“通途者”系统应用平台。该平台持续深化“情指行”一体化实战警务模式,充分发挥交管分中心、各中队数字警务室作用,不间断开展视频巡查,联动铁骑、路面警力,空地结合实时掌握道路交通流量变化,做到提前研判,实现动态监测车流、智能调节信号灯配时、区域协调控制等功能。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道路平均通行率同比提升15%,交通拥堵指数从2.1降至1.6,交通高峰时间平均缩短30分钟。

  6

  “流动警农驿站”

  助力涉农纠纷快处快调

  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市公安局围绕群众所需,推行“流动警农驿站”工作模式,主动将警务前移到田间地头,助力人民群众丰产增收。

  该模式成立的初衷是实现“农民吹哨、民警报到”,让群众的事第一时间得到回应解决。派出所通过组织民辅警走进田间地头,排查化解风险隐患。遇到涉农复杂问题,派出所会第一时间联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群防群治力量,实现矛盾纠纷快处快调。去年以来,各派出所依托“流动警农驿站”及时排查化解各类涉农矛盾纠纷236起,惠及群众300余人。

  7

  “生态义警”队伍

  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近年来,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市公安局全面开展生态警务建设,组建和壮大“生态警长+生态义警”队伍。

  各派出所因地制宜组建“生态义警”队伍,广泛吸收网格员、志愿者加入,充分发动群防群治力量,精准护航绿色发展。义警队员在“生态警长”的带领下巡山巡河,保卫绿水青山。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组建28支“生态义警”队伍,并成功打造“芋头警官”生态警长品牌,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为群众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8

  “民情精工坊”

  让纠纷化解更高效

  近年来,为更高效地回应解决群众诉求,市公安局与市社会治理中心创新打造纠纷类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金名片——“民情精工坊”,以品牌效应带动社会面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确保纠纷处置24小时在线、全天候即时响应。

  “民情精工坊”围绕群众矛盾、诉求,创新建立“公安吹哨、部门协同、多方响应”的全域联动工作机制。目前,我市已实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10接处警平台、基层治理等平台相互贯通,汇聚15个部门治理数据,并实体化运行“市、镇、村、网络”四级响应队伍。去年以来,全市案件警情数下降10.45%,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民转刑”案事件零发生。

  9

  “企情体检”

  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为精准排摸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涉贪涉腐等风险隐患,市公安局于去年5月20日创新“企情体检”护企安商新模式,围绕企情、警情,设计涵盖9大类137个项目的企情体检表,涉及公司治理、劳动人事、知识产权等方面,为企业查找漏洞并制定整改方案。该模式运行以来,已为100余家企业完成“体检”,堵塞漏洞50余个。

  除了为企业精准“号脉开方”外,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还注重“企检门诊”人才队伍建设,选拔4名高精尖数据人才组成数据攻坚战队,成立“凌飞工作室”,攻克涉企疑难复杂案件。截至去年年底,已协助破获27起涉民企内部贪腐案件,追赃挽损996.42万元。

  10

  路面“小灯泡”

  照亮夜间行车安全路

  为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去年上半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开展道路交通隐患排查。经排查发现,永康南站进入城区的两条主干道存在标线反光不明显的问题。

  针对这些安全隐患,交警大队以“共治警务”“数字警务”为抓手,联合交通运输等部门,依托“汪超工作室”,研究实施了道路标线等亮化提升工程,明确标线施工单位采用更易反光的材料制作标线,提高标线标准。此外,通过每隔6米为沿路标线、斑马线安装反光道钉,为路面“补光”“增亮”,提高夜间路面标线、斑马线能见度,显著提升行人过街及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通讯员 邵建鋆

  5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警界 00004 深耕民生实事 纾解百姓忧愁 2025-01-22 永康日报2025-01-2200009;永康日报2025-01-2200010;永康日报2025-01-2200016;永康日报2025-01-2200011;永康日报2025-01-2200021;永康日报2025-01-2200026;永康日报2025-01-2200039;永康日报2025-01-2200031;永康日报2025-01-2200041;永康日报2025-01-2200046;永康日报2025-01-2200017;永康日报2025-01-2200012;永康日报2025-01-2200022;永康日报2025-01-2200027;永康日报2025-01-2200037;永康日报2025-01-2200032;永康日报2025-01-2200042;永康日报2025-01-2200047;永康日报2025-01-2200015;永康日报2025-01-2200023;永康日报2025-01-2200028;永康日报2025-01-2200038;永康日报2025-01-2200033;永康日报2025-01-2200043;永康日报2025-01-2200048;永康日报2025-01-2200020;永康日报2025-01-2200013;永康日报2025-01-2200024;永康日报2025-01-2200029;永康日报2025-01-2200036;永康日报2025-01-2200034;永康日报2025-01-2200044;永康日报2025-01-2200049;永康日报2025-01-2200019;永康日报2025-01-2200014;永康日报2025-01-2200025;永康日报2025-01-2200030;永康日报2025-01-2200040;永康日报2025-01-2200035;永康日报2025-01-2200045;永康日报2025-01-2200050;永康日报2025-01-2200051;永康日报2025-01-2200018 2 2025年01月22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