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聚力打造优质高效政务环境
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 |
我市聚力打造优质高效政务环境
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编者按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过去一年,我市锚定建设“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战略目标,聚力实施“五战双强”行动,各项改革工作多点突破、亮点纷呈,涌现出一批惠及面广、辨识度高、企业和群众有感的改革成果。即日起,本报开设“干字为先 改革强基”系列专栏,盘点我市各项改革做法成效,全方位展现过去一年全市上下瞄准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推进改革的生动实践,立体式推出新的一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
本报讯(融媒记者 张曼欣) “实在是太方便了,原先从申请到拿证差不多要一个月,现在上午把材料一次性交上去,下午就拿到不动产权证书了,为我们节省了大量办事时间。”1月13日,谈起新建项目不动产权证书的拿证过程,浙江新唐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该公司主要生产厨房五金制品,去年12月,其新建餐厨具生产项目迎来竣工验收。该公司在市政务服务大厅不动产登记窗口顺利领取了不动产权证书,这标志着我市首例“竣工即交证”业务正式完成。
“竣工即交证”是指我市多部门协同合作,进一步整合工业企业用地规划复核、竣工验收和不动产权证等多个业务流程,通过结合“多测合一”“多验合一”改革成果,深化数据集成与共享,精简材料和环节,实时推送共享工程规划许可、复核、综合测绘、各专项竣工验收等成果,前置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实现工业企业竣工验收通过后同步颁发不动产权证,解决了传统模式下跑多次、环节多、耗时长等主要堵点。
这是我市推进“即”系列改革的一个缩影。
2024年以来,我市围绕助企纾困与优化服务,聚焦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审批全链条,在流程再造、精简环节、提高效率上下功夫,形成“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竣工即交证”等“即”系列服务体系,为企业打造“促开工、促投产、促融资”三大特色服务场景,推动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全周期、全链条、全闭环“一件事”集成服务,切实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面对群众多元化的政务服务需求,如何进一步做好政务服务文章,无疑是新时代下不得不答的实践命题。在这方面,我市开展了不少探索。
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最大的特点就是就近可办。对此,我市延伸政务服务触角,不断优化提升镇村政务服务能力,印发《深入推进镇村两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编制办事指南,确保下放事项授权到位。同时,梳理新增村级便民事项,开展镇村两级全覆盖培训,强化宣传,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就近办”知晓率,进一步缩短群众与办事窗口的时空距离,让群众办事更顺心、更舒心、更省心。
此外,我市持续加强政务服务队伍建设,推进综合窗口办事员改革,通过制度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完善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办事员招用、培养、评价、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薪酬待遇与职业能力挂钩机制,同时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持续提升综合窗口办事员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助力打造“办事高效、办事便捷、办事省心、办事爽心”的永康政务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02名政务服务办事员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政务服务一头连着发展环境,一头连着民生大计。新的一年,我市将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支撑,以便民利企为导向,紧盯政务服务难点堵点,不断优化服务功能,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一方面,我市将继续聚焦企业的高频办事需求,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切实发挥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中台枢纽作用,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运行效率,高效运行涉企问题闭环解决机制。另一方面,我市将不断优化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加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落实,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此外,今年我市还将持续加强政务服务队伍建设,加大日常监督与技能培训力度,持续推进全市综合窗口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切实提高服务效能和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
“即”系列改革试点工作讨论会
干字为先 改革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