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践使命 换届不换心
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以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 |
![]() |
![]() |
![]() |
![]() |
初心践使命 换届不换心
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以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日前,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换届选举大会在《退役军人之歌》慷慨激昂的歌声中落下帷幕,也为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第一个五年画下圆满句号。
自2019年成立以来,该协会秉持“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服务”理念,承载着对退役军人的深情厚谊与社会责任,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帮扶解困、就业创业、抢险救灾和红色宣讲等各类特色活动,有效引导退役军人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中,用实际行动为关爱退役军人事业增光添彩,成为我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力量。该协会先后被评为金华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金华市社会化拥军成绩突出单位,推动我市双拥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大会现场
初心践使命 行动诠释责任
情暖退役军人,营造爱军、拥军氛围。自成立以来,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始终锚定“关爱”核心职能,将困难退役军人需求放在首位。协会联合各镇(街道、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走进我市402个行政村,通过查询档案等方式明晰底数,建立困难退役军人与困难烈军属关爱名录,并组建关爱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为常态化开展关爱退役军人工作夯实基础。
每逢春节、建军节、重阳节等节日,老兵们的家中总会响起欢声笑语,志愿者们上门走访慰问,为他们带去生活必需品和饱含真情的祝福。每当得知退役军人或烈军属生活遇到困难,协会志愿者们总是第一时间发起捐款,第一批上门慰问,带去社会的关怀与温暖。五年间,志愿者们的足迹遍布我市每一个角落,累计走访慰问退役军人及烈军属1200人次,捐赠生活必需品及慰问金157余万元,以实际行动诠释协会的初心与使命担当。
每年的老兵退伍季,协会都会精心组织开展退役军人返乡欢迎活动,用亲切问候、荣誉绶带、鲜花与纪念品迎接每位归乡的退役军人,改变了以往“参军有人送,退伍无人接”的状况。五年来,这一活动让900余名退役军人深切感受到家乡的尊重与认可,增强了退役军人的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赢得了广大军属及社会各界的赞赏,并多次被《中国双拥》等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
厚植尊崇根基,传承红色精神。2021年,协会创办《老兵》半年刊杂志,内容包含各类退役军人相关政策福祉、解放战争时期优秀老兵的革命故事、永康籍优秀退役军人代表的先进事迹等。这些珍贵的史料与优秀退役军人故事的宣传,不仅丰富了广大退役军人的精神世界,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精神熠熠生辉。截至目前,《老兵》杂志已成功刊出6期,发行量达1.2万余册。
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还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每年清明节组织祭扫烈士陵园、协同学校师生探寻红色足迹、开展“百名老兵百个故事”宣讲活动等,以亲身体验的形式感悟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弘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组建突击队伍,擦亮军人本色。2020年8月,协会成立千喜救援队退役军人突击队,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纪律严明、行动力强的优势,发挥退役军人余热,走在社会公益救灾一线。突击队员们闻令而动、迅速响应,以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己任,勇担社会责任,生动诠释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担当与坚守。
换届不换心 续写关爱篇章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对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换届不换心,砥砺再前行,持之以恒将关心关爱送到每位退役军人手中、送到优抚对象心中,是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不懈努力的方向与不断前行的动力。
精准分类关爱,善做退役军人“服务员”。在帮扶解困上,协会将根据年龄、个体情况等因素,对我市退役军人进行精细分类,了解老、中、青退役军人和烈属、遗属等不同群体的急难愁盼,量身定制个性化关爱方案,提供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做有温度、有获得感的实事与好事,持续擦亮永康关爱退役军人的品牌名片。
增强协会凝聚力,勇当协会工作模式创新“战斗员”。下一步,协会将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学习党史”“重走红军路”“慰问边境线”等特色活动,定期召开会员会议,加强会员间的互动交流,提升会员的参与感与归属感。此外,主动与其他地区优秀协会交流互鉴,学习先进理念与管理方法,不断提升协会关爱工作、退役军人就业指导等内容的专业性及服务质量,主动探索创新协会工作模式,为我市退役军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提升协会影响力,甘为退役军人事业“宣传员”。协会将以《老兵》杂志为核心平台,进一步挖掘更多优秀老兵的感人故事,以及在各行各业默默奉献、发光发热的退役军人代表,弘扬他们的内在精神,提升协会影响力与吸引力。协会还将强化自身建设,打造退役军人的温馨家园、现役军人的心灵驿站、宣传老兵的明亮窗口、服务老兵的优质平台,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关爱退役军人事业。
新当选协会理事会成员授牌
新当选副会长成员授牌
先进会员代表
李海平
1987年入伍,1990年退伍。退役后,从基层做起,从销售员到铸造车间主任,李海平以实干、苦干、肯干的做事风格,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创造自身价值。
2000年,李海平走上创业之路,成立浙江永园阀门有限公司。在竞争中迎难而上,在生产营销中摸索前行,李海平始终勇立潮头,把企业办得红红火火,成为行业领头雁。
与此同时,李海平积极回馈社会,捐助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200万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捐助家乡10万元,用于修缮道路……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一次次善举成就大爱,他的奉献与反哺正是退役军人风采的最美呈现。
徐亮
1997年入伍,1999年退伍,1999年11月入党。自2007年担任东城街道大花园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以来,徐亮用实际行动践行共富梦:进行公园绿化文化广场工程建设,提升社员幸福感;打造“门类专业市场”,为社员铺就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财之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在徐亮和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大花园股份经济合作社先后获得“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金华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
徐亮把青春作为动力、把奉献看作责任、把付出当作回报,用认真严谨的态度诠释了退役军人的优秀本色,弘扬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
融媒记者 王玙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