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融媒·永报姐妹花

技艺与经验交织 发现意外美好

姐妹花记者体验手冲咖啡的制作

  技艺与经验交织 发现意外美好

  姐妹花记者体验手冲咖啡的制作

  记者体验手冲咖啡制作

  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豆包装袋

  随着不少品牌加盟店的入驻和越来越多本土品牌的出现,永城街头的咖啡店早已随处可见。咖啡不再是高大上的“舶来品”,而是很多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相较于机器制作的意式浓缩咖啡,手冲咖啡因其消费受众较少、技术门槛较高等原因,依然蒙着神秘的面纱……1月6日,记者走进城区一家咖啡店,体验手冲咖啡的制作,并感受蕴藏在咖啡文化背后的人文内涵。

  制作

  标准化下无需“标准”

  尽管是咖啡店的“常客”,但记者从未真正了解手冲咖啡的制作。说明来意后,店主郑晖一如往常地乐于分享。咖啡店的客人们无论年纪大小,都爱叫他“晖哥”。

  一年多前,记者在做咖啡市场经济报道时曾采访他。彼时,郑晖还在东虹花苑小区经营着一家社区店。随着“新客变老客,老客带新客”的不断循环,小面积的社区店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他的咖啡店常常人满为患。半年前,他将店移出小区。

  正聊着,郑晖在十多款咖啡豆中选出一款向记者演示起来。

  “这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采取的是水洗的处理方式,是浅烘的。”郑晖一边说,一边将咖啡豆倒在电子秤的小碗中,“一般一份标准克重是15克,咖啡粉与水的比例则为1:15。”

  听罢,记者在脑海中计算起所谓的水量。还没等数字浮现出来,郑晖已进入下一阶段。

  操作台上共有5台磨豆机。郑晖使用其中一台,将咖啡豆倒入研磨口。他熟练地调好参数后,按下操作按钮。一阵轻盈的研磨声后,咖啡粉伴随着香味从底部倾泻而下,落入接粉杯当中。

  紧接着,郑晖在咖啡分享壶上放置了一只锥形滤杯,并放入滤纸。浸湿滤纸后,他轻轻地将咖啡粉倒入其中,并将底部的电子秤归零。

  “手冲咖啡的过程主要是闷蒸和注水,闷蒸就是第一次注水时用少量水先将咖啡粉湿润和排出二氧化碳,以利于均匀萃取,这个过程我会注入40克左右的水,然后根据咖啡豆的状态,闷蒸30秒至40秒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郑晖略加演示后把水壶交给了记者。

  比起一般的水壶,手冲壶的壶嘴更小,以便注水时水流更细,更好地控制水量和流速。记者接过水壶,开始手冲咖啡初体验。忽大忽小的水流加之底部秤盘上不断跳跃的数字让记者有些紧张。即便观察郑晖冲了无数次咖啡,但水壶到自己手里时,记者依旧露怯。

  “不用太过盯着那些数字,它们只不过是给你参考而已。”郑晖自有安慰新手的方法,但也确实言之有理,“手冲之所以区别于机器,正是在于其非标准化的手法,时间或长或短、水流或大或小……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品味

  跟着咖啡“游历世界”

  “我们再来试另一款埃塞俄比亚的豆子,这款豆子采用的是厌氧日晒的处理方法,总体口感偏甜。”尝试过一次后,郑晖索性将手冲壶直接交给了记者,一边冲一边介绍起这款咖啡的风味,“有荔枝和柑橘的风味,还有黄桃味、芒果味等。”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气候、水土,即便同一种豆种,种植在不同的区域都会有不同的风味。

  “这是巴拿马的咖啡豆,这是哥伦比亚的咖啡豆,这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咖啡豆,这是日本一家咖啡馆烘的咖啡豆,这是阿联酋射手公司的咖啡豆……”听着郑晖所说的国家名字,品尝着不同风味的咖啡,记者对咖啡文化又有了新的理解。

  郑晖的咖啡馆用来制作手冲咖啡的咖啡豆大多是海淘的,在店里还有一个专门放置咖啡豆的架子,五层的架子上放满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咖啡豆。随意拿起一包,上面的标签纸上清晰标注着这款咖啡豆的产地、烘焙地、处理方法、豆种以及风味等信息。

  “你比较喜欢什么样的口感?偏酸还是偏甜?价位有要求吗?”但凡新客进店,郑晖都会礼貌地询问几句,然后边选豆子边答,“我给你推荐一款试试。”

  有趣的是,老客进店,大家总是不必多言,只管坐下就聊了起来。郑晖总能在几十款豆子中选到他们想要的。

  有时,郑晖店里的客人从外地旅行回来,也会把咖啡豆带到店里来,与大家一同分享。于这间小小的咖啡店而言,店主与客人之间、客人与客人之间仿佛都是朋友,大家都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也有着融洽自如的和气。

  在进店处的门后,还有一面软木板墙,上面装点着各式各样的咖啡豆包装袋。这些包装袋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一样的风格特点。很多是在社区店就收集起来的,见证了这间咖啡店的成长。当然,也有不少客人会驻足欣赏、拍照留存,感受着多元的咖啡文化。

  品着咖啡的酸甜、花香、果香,想象着这些远渡重洋的豆子经历了哪些阳光雨露,正在什么样的国度被处理和烘焙……以上种种感受,的确很像跟着咖啡“游历世界”。

  ■记者手记

  幽人竹桑园

  归卧寂无喧

  认识郑晖五六年了,我一直认为“无喧”的出处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直到真正采访时,经他亲口告知,我才明白是“幽人竹桑园,归卧寂无喧”。

  他说,后者更符合他中年再度创业的心境。

  在快节奏的今天,咖啡经常是被年轻人调侃为“打工牛马”的“兴奋剂”。但坐在这间咖啡馆,静看细水流过咖啡粉、流过滤纸,再滴落于杯中,就成了慢节奏的诗意享受……与经营者的恬淡心境吻合,店里的布置与气氛都恰如其分,呼应“无喧”二字。

  咖啡的制作其实是技艺与经验的交织,而品味者如何从中获得花香、果香以及所来之地的风土人情,或许需要在身体觉知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份感性。

  在初学者看来,手冲咖啡的制作可能意味着精准的咖啡克数、精准的萃取时间。但在熟练者手里,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从容,这正是技艺与经验巧妙融合的结果。在AI不断突破人类认知、取代琐碎工作的今天,愈发让我们感到手工的珍贵,正好像我们囿于精准的理性中,往往不能发现意外的美好。

  全国巾帼文明岗

  监督电话:87126426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

  微信关注“永报姐妹花”

  获取相关资讯报道

  融媒记者 胡锦 文 通讯员 颜悦 摄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融媒·永报姐妹花 00006 技艺与经验交织 发现意外美好 2025-01-07 永康日报2025-01-0700006;永康日报2025-01-0700007;永康日报2025-01-0700010;永康日报2025-01-0700008;永康日报2025-01-0700009;永康日报2025-01-0700011;永康日报2025-01-0700015;永康日报2025-01-0700016;永康日报2025-01-0700017;永康日报2025-01-0700018;永康日报2025-01-0700020;永康日报2025-01-0700021;永康日报2025-01-0700012;永康日报2025-01-0700013;永康日报2025-01-0700014;永康日报2025-01-0700019;永康日报2025-01-0700022;永康日报2025-01-0700025;永康日报2025-01-0700024;永康日报2025-01-0700023;永康日报2025-01-0700026;永康日报2025-01-0700027;永康日报2025-01-0700028 2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