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经济·市场

又到节前除尘季
保洁阿姨成最难约的人

  又到节前除尘季

  保洁阿姨成最难约的人

  生意太好,阿姨难找。随着春节的脚步临近,我市家政服务市场开启“过年模式”,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需求高峰。

  1月6日,记者探访我市家政服务市场,采访多位家政服务行业从业者,了解服务需求量不断攀升的原因,分析雇钟点工就像“开盲盒”的现状。

  临近春节 家政服务需求大

  当日15时许,位于江南街道的某家政店门前熙熙攘攘,店里店外挤满了人,既有前来咨询家政服务的市民,也有来应聘家政服务岗位的。记者了解到,除了日常的打扫卫生、烧菜服务外,不少市民还提出了更加细致的需求。

  “我们上门保洁服务内容范围比较大,除了普通打扫外,还有油烟机、冰箱、空调等设备的专业清理。临近春节,这些服务的需求量增长比较明显。”某家政公司负责人施惠告诉记者,在他不断闪烁跳动的微信界面上,十几位市民正在进行线上咨询。

  按照传统风俗,春节前家家户户要进行大扫除,寓意除旧迎新,迎接新年好运。因此,对家政服务的需求,特别是上门保洁、整理收纳等服务的需求很大。

  “家里已经很久没有打扫了,自己弄太累,今天过来找个阿姨。”家住溪心南区的市民谢女士告诉记者,之前预约的两位家政服务人员爽约了,她只能到中介公司咨询,“现在,不单单阿姨工资上涨,档期也需要抢,早知道就提前预约。”

  “有些客户工作比较忙,临近春节大家都开始着急了,希望家里干干净净的。”施惠告诉记者,家政服务的价格相较往年总体变化不大,部分浮动主要体现在家政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有些家政服务人员能力比较突出,对工资要求就会高一些,相应地也就拉高了行业的整体薪资水平。

  “目前大部分市民需要的是钟点工和过年临时应急的家政服务人员,总业务量比平时增加了一至两倍。”另一家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胡鹏告诉记者。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2024年经营范围含“家政服务”的经营主体,全市共有791家,相比于去年增长了35%。

  市场鱼龙混杂 选对阿姨很重要

  年底家政需求大,找家政服务的市民很多,找到一个合适的家政服务人员十分关键。

  “我在选择上面可算遭老罪了。”从事设计工作的市民陈先生说起请钟点工,一肚子苦水,因自家装修设计偏个性化,边边角角的清洁相对较多,“我通过一家知名的家政服务公司预约了三天,才选到一位阿姨。结果阿姨干惯了普通套房的卫生,非常规的户型就不习惯了,进度非常慢。最后加了两个小时才完事,增加了不少费用,还浪费了时间。”

  无独有偶。在我市工作了10多年的新永康人李女士,去年喜迁新居,自己平时也会搞卫生。但由于没有擦玻璃的机器人,操作起来不方便,于是她预约了家政服务人员上门清洗窗户。

  “来的是一位负责人和她的员工,说年底生意太忙,人手不够只能自己上场。虽然人多了,但是效率还不如一个人。因为她的员工是临时来的,我看他一直在那里‘摸鱼’。”李女士说,不光如此,他们带的工具也很一般,一看就是网上买的廉价版擦玻璃神器,使用过程中意外频发,吓得她一身冷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政服务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年底需求量激增,特别是钟点工,难免有一些平台会以“救火”的方式,招募短期社会散工,服务方面就缺少了保障。建议市民最好去实体店了解后再作出决定,最大程度保证自己的权益。

  梅园美是我市一家家政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从事家政服务已经十几年了,很多市民找家政服务人员都会向她咨询。

  “一般来说,客户找阿姨不要着急。”梅园美介绍,“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双方都要有一个磨合适应期,过了磨合期才能做得长久。”

  耐心是找到好阿姨的关键。除此之外,技巧也很重要。在另一家家政服务公司,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吕斯露正通过微信与客户对接,推荐家政服务人员。

  吕斯露介绍,这段时间上门或者通过微信向她咨询如何找合适的家政服务人员的市民很多。

  “第一是如何面试阿姨,不要一上来就问她带过多少小朋友,烧过什么菜,在谁家干过,之前有什么样的工作经验。应该问她的拿手菜是什么,出现问题是如何应对的,这样能体现她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经验。第二是不能盲目相信网络上五花八门的育儿分享,在这个小朋友身上套用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其他的小朋友。”吕斯露说。

  ■记者手记

  提升家政服务质量

  构建机制是关键

  家政服务市场虽然是“小产业”,却事关大民生,和千家万户的幸福息息相关。

  年前火热的家政服务需求以及专业人员抢手的现状,让这一行业的大军不断扩容。火爆的背后是服务相对单一的局面。满足市民多元化的需求,如婴幼儿抚育、老人看护等项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务行业竞争激烈,市民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行业门槛低,缺乏规范化培训,缺少有效监管渠道,难免存在“夸大宣传”“收费混乱”等问题。反过来,家政服务人员也因专业能力、收入保障等方面而产生不安心理。

  因此,加快构建消费者、平台、家政服务人员三者之间的互评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加彼此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小散乱”模式的需求汇集起来,将零散的家政服务人员归整一块,提升家政服务质量,才能真正有利于家政行业的规范,实现服务业态的转型升级。

  此外,为了避免节前服务高峰期,各种订单扎堆,市民朋友可以提前规划,合理安排时间,选择错峰清扫。

  “阿姨”在求职

  融媒记者 陈旭东 陈宏宇

  见习记者 吕漪琳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经济·市场 00005 又到节前除尘季
保洁阿姨成最难约的人
2025-01-07 永康日报2025-01-0700008;永康日报2025-01-0700009;永康日报2025-01-0700006;永康日报2025-01-0700010;永康日报2025-01-0700011;永康日报2025-01-0700012;永康日报2025-01-0700013;永康日报2025-01-0700015;永康日报2025-01-0700016;永康日报2025-01-0700018;永康日报2025-01-0700017;永康日报2025-01-0700019;永康日报2025-01-0700020 2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