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数字高技能人才培育
为企业转型升级筑牢人才“蓄水池”
我市加快数字高技能人才培育
为企业转型升级筑牢人才“蓄水池”
民生无小事 事事关民生
本报讯(融媒记者 颜元滔 池欣桦) “通过技能培训,去年我们公司有300多名员工拿到了数字高技能人才证书,为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1月6日,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发展部经理胡斌在谈起人才培育情况时说。
来自贵州的许思梦是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增的数字高技能人才之一。作为一名工作了10多年的老员工,他先后从事过装配、冲压、营销等多个岗位。去年,公司开展数字冲压工高技能人才培训,许思梦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他对冲压岗位安全操作规范、工艺流程等有了更深的理解,技能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许思梦说,技能培训不仅提升了他的工作效率,也让他对职业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
“行业领军企业加快数字高技能人才培育,健全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很有必要。”胡斌介绍,该公司推出了丰富的数字技能培训课程,内容涵盖智能化生产设备操作、大数据分析应用、数字化营销等,邀请业内资深专家授课,并充分利用企业内部高技能人才进行岗位教学,方便员工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同时,该公司将员工的技能等级与职级评定、福利待遇直接挂钩。一系列举措激发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
数字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我市通过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加快培育数字高技能人才,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也为企业转型升级筑牢人才‘蓄水池’。”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和职业能力建设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数字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被列入省级民生实事。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培育数字高技能人才,在紧缺职业(工种)目录中新增符合我市实际和企业生产需要的数字技能工种,鼓励院校、技能等级认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引导劳动者参加培训、提升技能。去年,我市新增数字高技能人才1209人,包含车工(数控车床)、电子商务、短视频制作、互联网营销、三维CAD绘图、数控铣计算机辅助编程、网点运营、无人机装调检修、制图等工种。省级民生实事完成率达335%。
据悉,我市共有已备案的技能等级认定企业70余家,去年共开展自主认定98个批次,培养各类技能人才65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