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企合作
推动产业发展
我市首个省级研究生
联合培养基地获批
深化校企合作
推动产业发展
我市首个省级研究生
联合培养基地获批
本报讯(融媒记者 池欣桦)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24年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认定名单,浙江工业大学—永康市人民政府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榜上有名,成为我市首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这也标志着我市在高等教育与产业融合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浙江工业大学—永康市人民政府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自2021年9月成立以来,致力于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面向地方产业需求,围绕企业培养深度合作、校企课程建设、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校企双导师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整合高校科研环境和企业优势资源。
“永康作为中国五金之都,产业基础雄厚,有很多非常好的课题供研究生进行学习研究。同学们通过自身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寻找企业技术创新的难题,为毕业论文选题做好准备。”浙江工业大学永康五金学院办公室主任程建敏介绍,基地研究生培养方式按照第一年在浙江工业大学本部学习基础理论课程,后两年在永康学习,采取永康企业和学校双导师制进行校企联合培养。一方面,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实践基地,使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体系的各要素、各环节紧密衔接,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在实践基地建设中,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问题,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促进学校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职业导向调整培养方案。
截至目前,该基地已涵盖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三个学科和专业学位,吸引了22家永康企业和30位高级专业技术导师的积极参与,成功联合培养了30名研究生。
未来,浙江工业大学—永康市人民政府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将通过深化与地方企业合作,不断完善双导师合作培养机制等一系列举措,确保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培养更多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为永康乃至浙江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