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经济·市场

赛事“流量”变消费“增量”

“体育+文旅”点燃经济发展新动力

  赛事“流量”变消费“增量”

  “体育+文旅”点燃经济发展新动力

  一场马拉松,折射出一个地方的文化内涵;一次运动盛典,疏通了一座城市的经济脉络。

  体育与文旅的融合,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也带动了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方岩马拉松的一声枪响,如同一针强心剂,既让老产业“老树抽新枝”,也让新产业“新苗更茁壮”。永马过后,方岩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方岩景区”)有哪些吸引人消费的特质?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去寻找答案。

  “体育+文旅”

  打造消费新场景

  方岩景区内缆车

  “豆腐干尝了,永康肉麦饼吃了,还领略了永康的人文历史和城市风采,真是值了。”在石鼓寮景区,来自金华的63岁运动员张华兴奋地告诉记者,他脚上崭新的跑鞋透露出他对本次赛事的重视。他说,距离他上次来永康已经20年了。20年弹指一挥间,永康的巨大变化让他震惊,也让他喜欢上了这座充满“香味”的城市。“对永康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土鸡煲,这次回来也预定了一锅,晚上就要去解解馋。”张华告诉记者。

  与张华一样,来自杭州的马拉松爱好者施琪轩也感触颇深。虽然他今年刚满17岁,但是已经多次参加马拉松,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跑步成为他排解压力的最好方法。“在杭州吃不到的正宗永康肉麦饼和豆腐干,在方岩山脚下吃到了。周末离开大城市,和家人一起游山玩水,享受新鲜空气的感觉真好。”施琪轩说。

  人文荟萃的消费新场景源于老少皆宜的特色产品。赫灵方岩山下,满头白发的老人和朝气蓬勃的少年共赴运动盛会,共品特色美食,他们脚踏丽州大地,穿过胡公书院等景点,体验永康方岩之美,享受永康方岩之味。

  方岩景区检票员程统告诉记者,马拉松赛事带来的庞大人流量引领了消费热潮,山脚下商家们出售的充满永康特色的农副产品销量也有可观提升。方岩景区已与体育活动深度绑定,文旅活动成为经济社会各业态高度融合的价值载体,“体育+”新业态和新热点,使得马拉松在经济活动中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该赛事的浪潮助推下,方岩景区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得益于马拉松的举办,这两天游客人数也水涨船高,当日游客人数已近千人。”程统说,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比赛,也对综合消费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老产业+新业态”

  实现新老产业融合

  “趁今天天气晴朗,赶紧把这些馓晒干,晚上连夜炸出来,明天就能将这口酥脆分享给游客。”在方岩景区售票处,扛着两箩筐半成品馓的老人朱金越停下脚步,笑着告诉记者。

  馓是我市的一种传统美食,其色金黄,香气浓郁,油而不腻,松脆可口,是我市世代相传、招待客人的传统茶食,深受大家喜爱。

  今年64岁的朱金越售卖手工制作的馓已经有20多年,恰逢体育盛典,他的生意明显变好了。“这两天很多新客人前来预定,最多的时候一个人就预定了15公斤,预计到年前,我都有得忙了。”朱金越高兴地说。

  馓的热销只是众多焕发“第二春”老产业的其中一个缩影。

  “对年轻人颇具吸引力,许多跑步爱好者和骑行者在运动后也会来我们店里小憩,顺便品尝一杯美式咖啡,享受这里独特的氛围。”岩下老街的Ping咖啡馆店主程娅萍感慨良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咖啡在年轻人群体,尤其是运动爱好者中得到了广泛的喜爱。不少人喜欢在运动前喝一杯咖啡提神,而我正好擅长于此。”程娅萍说,新需求催生了新产业,在岩下老街这样一个充满韵味的地方开一家咖啡馆,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随着比赛的进行,我相信会有更多人前来品尝我制作的咖啡。”程娅萍告诉记者。

  以赛事聚人气,以人气促产业,以产业兴农村,一副新老产业交替的和谐画卷在方岩景区徐徐铺展。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还在探索,商旅文体融合发展路径越走越宽。用赛事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是乡村产业升级的一个选项,进而促进运动赛事与文旅经济实现双赢,助力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融媒记者 陈宏宇 徐婷婷

  方岩景区大门前游客络绎不绝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经济·市场 00003 赛事“流量”变消费“增量” 2024-12-05 永康日报2024-12-0500006;永康日报2024-12-0500007;永康日报2024-12-0500008;23083106;永康日报2024-12-0500010;永康日报2024-12-0500009;永康日报2024-12-0500011;永康日报2024-12-0500012;23083107;永康日报2024-12-0500013 2 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