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有“红心” 一口也别吃
疾控专家提醒,甘蔗霉变会产生毒素,应及时丢弃
甘蔗有“红心” 一口也别吃
疾控专家提醒,甘蔗霉变会产生毒素,应及时丢弃
眼下正是甘蔗上市的季节,甘蔗因口感清甜,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深受市民喜爱。然而在品尝这份甘甜的同时,也需多加注意,甘蔗可能会变成致命“毒药”。
12月1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水果超市,了解甘蔗变质原因以及如何分辨甘蔗是否变质的方法。
“甘蔗要选叶子绿,杆子上没有长芽,摸上去手感硬且闻着没有异味的。”城区一家水果店负责人陈华平告诉记者,甘蔗切皮后,应尽快食用,否则果肉会发生氧化,颜色慢慢发红,尽量不要隔夜存放。
“甘蔗霉变主要是在不良条件下长期存储,微生物大量繁殖所致。霉变甘蔗质地较软,色泽比正常甘蔗深,闻之有霉味。”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科主任医师石晓波说,“霉变后的甘蔗中含有节菱孢霉菌,其产生的3-硝基丙酸是一种强烈的嗜神经毒素,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最初表现为一时性消化道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随后出现头昏、头痛和复视等神经系统症状,重者可发生阵发性抽搐。”
石晓波提醒市民,甘蔗在收获时往往存在切口,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果肉暴露在外,被霉菌污染的风险随之变高。在日常生活中,若发现甘蔗出现“红心”“黑心”时,应及时丢弃,避免食用,以防中毒。
融媒记者 胡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