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引领 搭台聚资源
市科协汇聚科技力量助力创新发展
![]() |
![]() |
![]() |
![]() |
![]() |
党建强引领 搭台聚资源
市科协汇聚科技力量助力创新发展
基层科协组织不断完善,科普活动有声有色,科技人才荟萃云集,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近年来,市科协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科协、金华市科协的有力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抓服务、重点突出抓特色、上下联动抓落实,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进军创新发展主战场,聚力厚植科技创新沃土,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取得了累累硕果,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撑。
坚持党建引领
全面提升科协系统组织力
全国科普示范市创建验收会
近年来,市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线上线下齐发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市科协始终保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通过举办专题学习、现场学习、溯源学习等形式,激励党员干部自觉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勇于担当作为。7年来,市科协累计开展主题教育学习19次,举办学习培训23次。
同时,市科协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每年召开2次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举荐优秀科技人才,弘扬科学家精神,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今年,我市1人入选2024金华市首批科技型企业家名单。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市科协发展的“定海神针”,团结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是市科协的政治使命。近年来,市科协不断完善组织建设“强根基”,夯实科协发展“新底座”,在全市各镇(街道、区)建立科协组织,在23个社区和401个行政村设立了科普服务站,在25家企业成立企业科协。
市科协充分发挥科协所属学会、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一体两翼”的组织优势,推进基层科普队伍建设,加强科学普及力量。截至目前,市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共19个,拥有会员4000余人。此外,我市的“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超1000人、科技志愿者注册人数达1万余人、科普志愿者协会会员200余人。
以“党建红”引领“科技蓝”的作用充分显现。我市成功创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市,入选2023“科创中国”省级试点市。市科协连续多年获评中国科协、省科协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活动单位;专题科技场馆科普化改革工作列入省级科普创新示范试点;成功创建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院士科普基地1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家。
市科协所属学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夯基搭台服务 为新质生产力聚智赋能
紧扣我市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市科协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7年来,市科协成功举办“科创中国·智汇丽州”系列活动暨“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永康智能制造高峰论坛等7场重要引才活动,累计拜访院士专家150多人次,开展“院士专家永康行”活动45场,对接入驻国家级、省级学会10个,达成各类项目合作意向113个。
围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市科协建立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机制,不断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持续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近年来,我市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17家、博士创新站15家,柔性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25人、省级领军人才23人、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72人。
立足企业这块产学研沃土,市科协深入挖掘工作站作为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力助推器的重要功能,充分发挥院士专家“传帮带”和引领辐射作用,开展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7年来,市科协累计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产学研合作项目213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455个,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2项,培育科研团队12个、科技人才232名,实现经济效益近6.9亿元。
永康五金产业新质生产力科普专项活动
传播科普声音 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
2024年永康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
科普是基础,也是关键。7年来,市科协依托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利用现有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农村文化礼堂、学校等开展精准化、多样化科普活动,形成了“科普工作坚持党委政府领导、科协牵头协调、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格局,累计建设金华市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22家、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6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5家、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9家。
科普教育基地遍布全市,科普活动也全面开花。市科协积极推动科普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提质增量、科普知识传递渠道畅通、科普活动载体丰富多样、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蓬勃开展,让科普阵地传承智慧之光。此外,市科协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为抓手,开展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进校园、中国科普作家演讲团主题科普讲座、科普“三进”、流动科技馆巡展等活动,发布永康科普IP形象和科普地图。截至目前,市科协共举办基层科普活动1637场,受众达60.7万人次,推动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打通科普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以青少年科技教育为载体,市科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竞赛活动,推动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选聘、“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试点建设。截至目前,我市有2件作品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25件作品在省赛获奖、6所学校入选金华市“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试点。
此外,市科协紧盯信息化时代群众的科普需求,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创新科普活动载体。市科协加强与中央和省市级融媒体资源链接,先后推出《科普之声》《走近科学》《科普永康》《探索科学》等栏目,开通“科普永康”抖音号,与金华传媒合作推出“公益的力量”,全方位多角度讲好科协故事、传播科协声音。
2024年中国科普作家演讲团金华新质生产力百场科普报告会
构建科技智库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智库是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支撑。市科协聚焦智能门锁、保温杯壶、电动工具等产业,构建了以院士、市内外高层次专家人才为支撑,科协委员为骨干,学会组织、企业科协、基层科技人才为基础的智库工作格局。此外,市科协广泛吸纳全市各类科技人才,组建专兼职结合的科协智库专家队伍,让广大科技人才各展其能、各尽其才。
同时,市科协充分发挥科协界别政协委员作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推动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建设,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目前,该智库累计入库院士26人、各类专家141人,报送有价值的调研报告37篇。市科协系统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质量水平和能力显著提升。
多形式、多层次的主题学术活动是市科协工作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市科协立足五金产业,聚焦学术前沿,举办首届中国(永康)国际农林装备博览会暨省第十九届林业科技周、首届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发展大会、五金产业新质生产力科普专项活动、现代五金成果对接会、“科学咖啡馆·大师对话”等学术活动百余场,吸引千余名专家教授参加,为五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回首过去,成果丰硕;展望未来,信心满怀。市科协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聚焦“五战双强”行动,立足“四服务”职责,团结引领全市科技工作者奋发有为,为打造“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贡献科协力量。 融媒记者 王佳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