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Q来·Q去

监管要与服务并重
不要让微短剧成为“危”短剧

  监管要与服务并重

  不要让微短剧成为“危”短剧

  清风明月:

  11月2日,贵报“Q来Q去”版的《全家人都刷微短剧,享受剧情也要理性消费》一文报道了网友全家热衷微短剧,为看剧会不断充值。对于一些退休在家的老人,刷微短剧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乐趣。

  主持人:

  近年来,微短剧以其轻松易懂的剧情和快速的消费体验,吸引了大量观众。

  清风明月:

  在许多微短剧中,充满了“霸道总裁”“闪婚”“意外逆转”等夸张情节,这些情节不仅吸引眼球,也易触发老年人的情感共鸣。然而,这种“糖衣炮弹”的娱乐,背后往往掩藏着一些消费诱惑和陷阱。

  主持人:

  什么陷阱?

  清风明月:

  比如,许多微短剧在通过夸张煽情剧情吸引观众的同时,通过低价诱导的策略,悄然将观众引入收费陷阱。

  主持人:

  娱乐背后,也潜藏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清风明月:

  现实中,老年人在消费决策上往往面临多重困境,他们在使用智能手机和各类App时,可能并不具备年轻人那样的敏锐性和灵活性,导致在充值时难以清晰判断。而一些微短剧平台通过复杂充值机制和模糊条款,使得老年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高消费的漩涡。

  主持人:

  老年人的权益容易在不清晰的规则中受到侵害?

  清风明月:

  是的。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十分重要,家庭成员应当多与老年人沟通,帮助他们认识到微短剧消费可能带来的风险,培养他们的理性消费。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微短剧市场的监管,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主持人:

  子女应对家里老人多普及一些消费知识,提高他们的辨识能力。

  清风明月:

  微短剧本质是一种新型互联网文化产品,从剧本到拍摄到投流都有成本,以付费解锁的方式无可厚非。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在规范之内,换句话说,付费不是问题,跑偏的付费才是问题。

  主持人:

  要应理性看待其背后的消费模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清风明月:

  微短剧的爆发证明了市场的存在,监管的同时也要与服务并重,鼓励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精品力作创作,鼓励精品微短剧的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Q来·Q去 00007 监管要与服务并重
不要让微短剧成为“危”短剧
2024-11-07 永康日报2024-11-0700014;永康日报2024-11-0700015 2 2024年11月07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