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婚礼“减负”为幸福“加分”
越来越多年轻人注重个性化创意化
![]() |
![]() |
![]() |
越来越多年轻人注重个性化创意化
为婚礼“减负”为幸福“加分”
婚礼,作为人生最重要的典礼之一,自古以来,备受重视。近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新兴的婚庆服务市场主体不断涌现,“甜蜜经济”持续升温。当“95后”“00后”成为婚庆服务市场的主力军,他们在传承传统婚俗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个性化、创意化,选择婚礼2.0模式,这也折射出了年轻一代婚恋观、消费观的与时俱进。
公交车婚礼
追求有趣又好玩
谈及近三月永康最靓的几场婚礼,必然少不了“公交车婚礼”。
9月10日上午,一辆车头挂着大红花,满车张贴着红双喜剪纸和拉花的“公交婚车”从西城街道花川村缓缓驶出。车厢内,伴娘伴郎、亲朋好友围绕着新郎陈成聪和新娘徐新奕,大家一路上欢声笑语,做游戏、拍照片,共同见证这对新人开启甜蜜之旅。
这个创意来源于徐新奕。“我的职业是一名化妆师,目睹了形形色色的婚礼。而这次轮到自己当主角,我俩便想策划一个与众不同、刻骨铭心的婚礼。”徐新奕笑道。
于是,两人抱着“避免没必要的浪费,把钱花在到刀刃上,情绪价值给到位”的想法,开始劝说家长,最终在“长辈梳头寓意白头到老”“女方出嫁,鸡子索面必须在家吃,寓意家庭美满”等传统礼节的基础上,决定用公交车当作婚车。
陈成聪介绍,公交车是从公交公司租赁的,并配一名司机,日租费用1000多元。当天,他们可以多次使用公交车。反观我市目前的婚车租赁市场,常见的消费套餐(提供6辆或8辆喜车)价格基本在五六千元,且只提供接亲、送亲两次服务。“光租赁婚车的费用,我们就省下了约70%的成本。而且,相较于往常送亲只有伴娘陪伴新娘,公交婚车能实现女方亲朋好友一起送亲,更具欢乐感。”陈成聪说。
纵观整个婚礼流程,徐新奕介绍,谈不上省下多少钱,只能说是把预算的钱花到了更该花的地方。如接亲时候,他们没准备“堵门”红包,省去了游戏成本,而省下来的钱,主要是用来请更好的私人摄影师,只为更好地记录、“出片”。
说到“出片”,自然少不了场景。近年来,森系婚礼、星空婚礼、田园婚礼等富有个性色彩的婚礼风格,成为不少新人的选择。悦江南氧气餐厅经理程程告诉记者,仅10月份以来,该餐厅已经承接了多场“草坪婚礼”和“草坪求婚”。
此外,还有逐渐兴起的“目的地婚礼”,新人将婚礼、婚纱摄影和蜜月旅行相结合。同时,新中式、胶片、森系摄影风格的流行,极大地贴合了年轻人对品质和个性的追求。这种市场现象,一定程度刺激了摄影行业和婚庆行业向更加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我的婚礼我做主
“这是一种积极的现象,反映了年轻人对婚礼的个性化追求和独立思考。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婚礼形式,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情人岛鲜花婚礼策划师Amy说。作为一名拥有10年工作经验的资深策划,Amy介绍,现在年轻人更注重婚礼的实质和内涵,希望婚礼能够体现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
Amy向记者分享了一个婚庆案例。今年8月份,Amy的一对“00后”客户提出了“黑”的主色婚礼,整场婚礼干净且质感十足。
“他们挺大胆的,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Amy说,古往今来,在传统婚礼上,西式婚礼的主色调是白色,而中式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但他们选择黑色。为了更加突出婚礼上新郎和新娘彼此之间的情感表达,他们还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他们向各自父母提议,缩减一半以上的婚礼流程,甚至将50桌左右的酒席,缩减到10来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腾出充裕的时间,给彼此记录更多的美好瞬间。
“长辈们一开始是不理解的,甚至是反对的,但长辈们最终‘权力下放’、选择支持,是对小两口以后相互扶持,撑起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家充满热切期待。”Amy说。
长辈们明事理,小夫妻有新意。在这个时长3分35秒的“结婚通告”里,不单单是新郎和新娘,每一位出镜的亲朋好友的情绪价值都满满到位。尽管拍摄成本高达数万元,但新人表示,这钱花得值。
“在我看来,年轻人‘整顿’婚礼,追求简单,并不是说真的越简单越好。婚礼过程中,向双方父母敬茶、向亲朋好友敬酒等环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国粹。此外,摒弃一些可有可无的环节,将另外一些环节设计得更加精致才是重点。”情人岛鲜花婚礼创始人姚美双介绍,为了满足年轻人对婚礼的定制化和精品化的需求,该店仅策划师就4位、设计师1位、花艺师4位,执行师1位,且他们的年纪均在“90后”“00后”,方便服务好同龄段客户。
Amy补充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把婚礼办得更加洒脱,在保留传统婚礼的基础上,更强调个性化和自由的体现。如新人不胜酒力,以巨型高脚杯盛奶茶,“以茶代酒”,显得俏皮可爱。这样既不失传统礼仪,又不破坏氛围。
公交车接亲
草坪婚礼
■记者手记
婚礼的本义是见证幸福
在与Amy一个小时的长谈里,我特别喜欢她说的一句话,“年轻人‘整顿’婚礼,并不是对传统的反叛与否定。他们只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重新诠释,让婚礼回归‘祝福新人’‘见证幸福’的本义。”
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熟人社会学”的概念。他这样解释,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等,是生活的互助机构。而在熟人社会里,家庭的名声和面子则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或者自省,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对于名声和面子的强调,依然体现在当下某些地方的婚俗里、“老家的规矩”上、某些不成文的规定里。如某地婚礼敬酒要茅台、递烟要中华、排场足够大、菜品必须多、婚闹有人缘等,这些无非都是面子。
为了这些面子,双方家庭常常要去支付一笔额外的支出;为了这些面子,甚至不经意间,将宝贝女儿、宝贝儿子婚礼的悦己属性篡改成了商务社交属性,却与祝福新人、见证幸福的婚礼初衷背道而驰。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00后’变得敞亮,喜欢简单明了地阐述自己的想法。”这是Amy站在工作角度,对年轻人“整顿”婚礼给出的中肯评价。
当前,大多数年轻人认为,婚礼是自己的事,讲究的是“我的婚礼我做主”,追求简单、快乐、性价比,最好是一个大派对。而这恰恰与熟人社会里的面子相悖,这才有了“整顿”这一说辞。
回归婚礼的本义,是其属性变回悦己、家庭建设。我们相信未来的婚礼,将会更加追求创意,注重情感表达,不矫情、不造作,给足情绪价值。
融媒记者 程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