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文化·悦读

怀念家乡民俗 寄语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颜德岳著《方岩民俗》传乡情

  怀念家乡民俗 寄语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颜德岳著《方岩民俗》传乡情

  近日,从我市方岩镇走出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颜德岳在观看了方岩庙会的视频后,深感家乡民俗的变迁,挥笔写下《方岩民俗》一文,表达对家乡传统文化的深切怀念。

  颜德岳院士

  今年87岁的颜德岳,虽长年在上海工作,但对故乡的情愫始终未变,每逢清明时节,他总会返回故里,祭祀祖先,重温儿时的记忆。打罗汉是颜德岳最喜爱的传统民俗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底八月初,水稻收割完毕,各个村庄每晚都在市基或晒场点起松明火把,让村里的年青人习武,学习耍枪弄棒,尤其是在拳师指导下训练打拳。各村庄再各自选择大体错开的吉日,拉起一支罗汉队伍,上方岩接受胡公的检阅。”在文中,颜德岳怀念儿时的永康传统民俗活动。

  “儿时的方岩庙会非常热闹,我至今还印象深刻。”颜德岳回忆道,罗汉队伍中,红缨枪挂着蜈蚣旗的旗手编队走在前列,十八般武艺的队伍紧随其后,沿途每过一个村庄都要停下来表演武术,观众则围成大圈观赏喝彩。此外,伴随罗汉队的还有舞狮、杨家将踩高跷、莲花落班子及三十六行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整个活动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

  农历八月十三这天是打罗汉最为热闹的日子,重阳节则是打罗汉的最后一天。而对于那时的孩子们来说,最惊心动魄的莫过于土铳队伍在方岩大路旁的池塘边齐放一枪的时刻。颜德岳表示,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随着时间的流逝,方岩民俗有了诸多变迁,但方岩庙会的魅力依旧不减。如今的方岩庙会,不仅保留了传统的艺术展示和歌舞表演,还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和创新形式,使传统民俗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像颜德岳这样的游子而言,看到家乡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心中充满了欣慰之情。

  《方岩民俗》一文不仅是颜德岳对方岩民俗的深情怀念,更是对家乡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份寄语。他希望家乡的年轻人能够珍惜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方岩民俗在新时代焕发出更璀璨的光芒。

  融媒记者 王佳涵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文化·悦读 00004 颜德岳著《方岩民俗》传乡情 2024-11-06 永康日报2024-11-0600007;永康日报2024-11-0600009;永康日报2024-11-0600008;永康日报2024-11-0600010;永康日报2024-11-0600011 2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