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耕地保护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我市推进“守红线优布局双提升”耕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
实现耕地保护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我市推进“守红线优布局双提升”耕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
本报讯(融媒记者 潘燕佳 通讯员 吕黄海) “今年我们种植时间偏晚,本来还担心赶不上成熟期,没想到收成这么好。”10月18日,在一片红薯田里,方岩镇三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程丽丽开心地说。
记者看到,一个个成熟饱满、色泽诱人的红薯铺满田间地垄,农户们利落地进行分拣、装运,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曾几何时,这片农田只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这里已成为生机勃勃的农田。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市开展的“守红线优布局双提升”耕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2024年—2026年)。
为实现新增耕地且保障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国土变更调查,充分挖掘土地潜力,通过耕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新增耕地1.2万亩以上,同时建好用好新增耕地。
今年,三川村、长坑村、上里叶村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方岩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市赫灵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以每亩666元的价格从村集体流转了400亩耕地,种植高粱、红薯、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实现村民增收、集体致富、企业发展。
“我们种植的红薯因为品质好,在方岩庙会期间就卖了1000多公斤。”长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洪庆说,现在公司几乎每天都能收到红薯订单。
程丽丽告诉记者,为提高产品附加值,他们还将红薯进行深加工,推出了红薯干、红薯粉条、炸薯片、原切红薯片等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接下来,公司将扩大农产品种植面积,在岩后村打造油菜基地,以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新增耕地“怎么种”是关键。据了解,今年我市计划完成新增耕地4500亩。为做好耕地综合整治“后半篇文章”,我市鼓励村集体集中连片土地流转,开展片区整治,发展农业经济,实现耕地保护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三川村、长坑村、上里叶村“多村合作、抱团发展”的模式为新增耕地后期管护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