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文化·西津

一座教育的丰碑

——观看央视热播剧《山花烂漫时》有感

  一座教育的丰碑

  ——观看央视热播剧《山花烂漫时》有感

  □应向红

  根据“全国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真实事迹创作的央视热播剧《山花烂漫时》,自9月10日教师节开播以来,受到观众好评。尽管对张老师坚韧不拔、无私奉献创办全国唯一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而感动中国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我还是被剧中的情节,演员精准到位的演绎深深地打动了。

  现在全剧播完了,有关由张老师事迹引发的教育话题依然是我最关注的热点。

  历史上武训行乞兴学,流芳百世。张老师历尽千难万苦让1800多名大山里的贫困女生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创造了教育奇迹。这是现代版的武训。电视剧中,实力派演员宋佳倾情出演张老师,她神形兼具,质朴、真实、鲜活地还原了张老师的形象。一次次家访苦口婆心的劝说,一次次低声下气的筹措资金,一次次费尽口舌求领导解决困难……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张老师的坚韧、执着和内心的强大。

  据真实资料记载,张老师还放下教师的尊严和面子向人乞讨,这就是卖豆花大嫂在张老师吃豆花时不动声色在碗底下放了30元感人剧情的素材来源。华坪女高就是张老师呕心沥血用生命换来的。她患有二十三种疾病,看其真人更让人心疼。她是那么瘦弱,满脸沧桑。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山区女教师,为大山里的贫困女孩撑起了一片明朗的天空,用教育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努力践行教育的公平公正。张老师是名副其实的大先生、教育家。

  有人说,华坪女高虽然上线率100%,但上一本的不多,更是无一人上清华北大。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对华坪女高精神内涵的误读和歪曲。张老师用唱红歌背红色文章等“精神胜利法”鼓励学生的良苦用心,用最原始最“笨拙”的刷题法苦教苦学,千方百计把这些困境学生送出大山。在这样的教育条件和环境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张老师和女高的老师们硬是让她们100%上线,其困难和艰辛可想而知。

  张老师所处的西南边陲在改革开放后的现在,还有女孩子辍学。张老师不辞辛苦,翻山越岭,深入家庭,了解真情。在得知山区女孩辍学的原因是重男轻女的宗法思想在作祟后,她无比痛心和惋惜。所以,她下决心要办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这些大山里的女孩能够接受教育,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境界,才是人间大爱。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文化·西津 00007 一座教育的丰碑 2024-10-14 永康日报2024-10-1400012;永康日报2024-10-1400014 2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