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346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2.7万小时

乳腺癌患者之“家”用爱照亮生命之路

  346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2.7万小时

  乳腺癌患者之“家”用爱照亮生命之路

  立信义 弃陋习 扬正气

  本报讯(融媒记者 颜元滔 见习记者 吕漪琳) “你们让我看到了生的希望,谢谢。”“我会积极面对病魔,争取尽早康复。”日前,市中医院病房内,温暖的话语和感激的泪水交织在一起,4名乳腺癌患者在市红十字粉红丝带志愿服务队的关爱下,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作为这支志愿服务队的队长,胡红美见证了无数次这样的感人场景。“乳腺癌患者面临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有心理上的挣扎与恐惧。”胡红美说,她本人也是一名乳腺癌抗争者,12年前,她与4名乳腺癌“战友”携手创立了志愿服务队,并发起“‘乳’此美丽,关爱常在”公益项目。

  深知疾病的残酷与治疗的艰辛,胡红美和队员坚定地为身边的乳腺癌患者送去帮助与关怀,用亲身经历扫去患者心里的阴霾,给予她们无尽的慰藉与力量。

  点滴之力汇聚成了一片爱的海洋,让希望在更多患者心中生根发芽。志愿服务队的名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找到了这个温暖的“家”,她们彼此倾诉、相互鼓励,共同支撑起生命的希望。多年来,志愿服务队不断壮大,成为我市6支志愿服务队之一,300多名队员在市红十字会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每周一的服务日,是志愿服务队与患者心连心的时刻。队员们通过日常帮扶与定期探访,为患者送去温暖。结合“5·8人道公益日”“99公益日”等节点,队员们走村入企,宣传普及乳腺癌“三早”知识,并联合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等,邀请专家定期举办乳腺健康知识讲座,为公众普及乳腺健康知识。同时,志愿服务队还组建了表演队,自编自导自演舞台剧《希望》《生生不息》《功夫扇》等,通过展现“粉红队伍”的健康面貌,为患者带去希望,让大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接受乳腺癌群体。

  为推动公益项目持续发展,志愿服务队积极探索筹资模式,依托市红十字会开展公益筹资活动的同时,充分挖掘女性优势资源,开创“造血式”志愿服务新模式,推出“善源”粽子,通过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宣传售卖。这不仅增加了队员的收入,还能将部分收益注入粉红丝带关爱公益基金,用于慰问更多乳腺癌患者,形成良性循环。

  346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2.7万小时、足迹遍布16个镇(街道、区)、直接受益患者700余人、受益群体3万人次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乳腺癌患者在志愿服务队的帮助下,战胜恐惧、战胜病魔,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感人故事。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你不知道谁会借你的光走出黑暗;把自己活成善良,你不知道谁会借你的善良走出绝望;把自己活成信仰,你不知道谁会借你的信仰走出迷茫。”这支志愿服务队筑起爱与希望的灯塔,照亮乳腺癌患者前行的生命旅程。

  志愿服务队队员参加公益活动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乳腺癌患者之“家”用爱照亮生命之路 2024-10-10 永康日报2024-10-1000013;永康日报2024-10-1000015;永康日报2024-10-1000014;22906223;永康日报2024-10-1000016 2 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