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时政·专版

文章导航

铸五金之都 造赫灵永康

——新中国成立75周年永康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铸五金之都 造赫灵永康

  ——新中国成立75周年永康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艰苦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历史性国家战略机遇,永康市坚决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扣经济发展主线,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稳进提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得到历史性跨越。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经济实力高速发展

  (一)经济总量实现跨越。新中国成立初期,永康市百废待兴,经济实力较弱,1949年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0.15亿元,改革开放以后,永康市快速发展,197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0.96亿元,1979年突破1亿元,1992年突破10亿元,2023年达到755.98亿元。按年末户籍总人口计算,人均GDP由1978年的221元提高到2023年的121397元。

  (二)财政收入稳健增长。新中国成立初期,永康市财政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财政总收入仅为0.02亿元。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永康市的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23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14.0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1996年突破亿元大关,2006年突破十亿元大关,2023年增加到71.53亿元。

  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产业转型升级

  取得新进展

  (一)农业经济稳步提升,产业发展势态良好。1978年,永康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0.53亿元。改革开放后,永康市开始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市农民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农民农业获得极大解放。党的十八大以来,永康市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促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9.58亿元,是1978年的18倍多。

  (二)工业转型升级步伐稳健,五金之都有力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永康市工业产业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乡及乡以上)仅0.02亿元。1987年开始利用黄土丘陵开发工业区,为永康市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997年始,永康市被授予“五金之乡”等众多全国性荣誉,五金区域品牌影响力开始不断发展壮大,当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乡及乡以上)达到168.19亿元。为规范五金行业发展,永康市对五金行业进行整合分类,形成包括车业、门业、杯业、电动工具、电器厨具、休闲器具、技术装备、金属材料的八大五金行业,五金产业发展自此进入新格局,工业发展进入快车道。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962.2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达到1049.3亿元、971.8亿元和37.5亿元,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工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2023年,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38.3%、29.8%、21.2%,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三)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永康市服务业经济稳步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规模以上服务业行业的企业数量、经济总量均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从规模看,扩张较快,2023年永康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74家,比2015年增加了20家;营业收入总量为39.16亿元,比2015年增加了17.50亿元。从总量看,快速增长,2023年,永康市服务业增加值346.24亿元,较2015年增长162.06亿元。从占比看,比重大幅提高,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8%,较2015年提高8.0个百分点,经济服务化步伐稳健。

  (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中国成立75年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永康市坚持新发展理念,致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1992年开始建设科技五金城,1993年初,中国科技五金城市场试营业,当年市场成交额3亿元;1996年开始陆续举办中国五金博览会、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等全国性展会,为我市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商贸平台支撑,有力推动第二产业高速发展,1996年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7.7%。党的十八大以来,永康市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产业结构布局逐渐合理化。202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3%、52.9%和45.8%。

  经济活力呈现新格局

  有效投资迈出新步伐

  (一)消费市场平稳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永康市在较长时期处于解决温饱问题状态,人民生活质量普遍不高,消费增长相对缓慢。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为永康市消费市场开辟了广阔空间,消费规模快速扩大。197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0.4亿元,1983年突破1亿元,2011年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9.19亿元。近年来,永康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措施,消费市场持续回暖,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7.48亿元。

  (二)有效投资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投资活动不断活跃壮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房地产项目)71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2.31亿元,其中交通、水利和能源投资同比增长63.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4.7%,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0%,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民生保障持续增进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永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011元;2023年永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049元,是2013年的2倍多。2013年永康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802元;2023年达到41362元,是2013年的2.3倍多。

  (二)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永康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013年的25982元提高到2023年的49101元,增长约1.9倍;永康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13年的12619元提高到2023年的29299元,增长约2.3倍。

  通讯员 李巧儿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专版 00005 铸五金之都 造赫灵永康 2024-09-28 永康日报2024-09-2800006;永康日报2024-09-2800007;永康日报2024-09-2800008;永康日报2024-09-2800013;永康日报2024-09-2800016;永康日报2024-09-2800020;永康日报2024-09-2800022;永康日报2024-09-2800030;永康日报2024-09-2800009;永康日报2024-09-2800018;永康日报2024-09-2800023;永康日报2024-09-2800029;永康日报2024-09-2800010;永康日报2024-09-2800014;永康日报2024-09-2800017;永康日报2024-09-2800024;永康日报2024-09-2800011;永康日报2024-09-2800012;永康日报2024-09-2800015;永康日报2024-09-2800019;永康日报2024-09-2800021;永康日报2024-09-2800025;永康日报2024-09-2800031 2 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