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特色疗法——穴位贴敷
![]() |
中医护理特色疗法——穴位贴敷
本报讯(通讯员 夏小青)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粉末,用醋、蜂蜜、植物油或用凝固状的油脂等调成糊状,再直接敷在穴位上。
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无创无痛、操作方便等。
取效原理:药物经皮肤直接吸收发挥药理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
经络腧穴:通过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抵御病邪的作用。
特色穴位贴敷的应用
1.清肺贴:用于热证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阻肺等。
2.温肺贴:用于寒证咳嗽、上呼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
3.小儿止咳贴:用于小儿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
4.降温贴:用于各种发热患者。
5.通便贴:用于便秘、腹胀等。
6.健脾贴:用于脾胃虚弱、厌食、食积等。
7.除湿贴: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风寒感冒等痰湿体质者。
8.止泻贴:用于腹泻患者。
9.止晕贴:用于头晕患者。
10.降压贴:用于高血压患者。
11.助眠贴:用于失眠患者。
12.止汗贴:用于各种汗证,如盗汗、自汗、更年期综合征出汗等。
13.止痛贴:用于各种骨科疼痛、关节痛等。
14.鼻炎贴:用于过敏性鼻炎、体虚易感冒等。
15.耳鸣贴:用于耳鸣患者。
16.减肥贴:用于肥胖患者。
17.中暑贴:用于痧证患者。
18.温肾贴:用于肾虚、慢性肾病、腰酸等。
19.暖宫贴:用于宫寒、痛经、月经失调、闭经、产后体虚等。
20.盆腔炎贴:用于女性盆腔炎患者。
21.风湿贴: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产后风湿病、骨关节病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