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社会·看点

“95后”永康姑娘办观影会和艺术沙龙

以文艺之名
为平淡生活加点“鲜”

  “95后”永康姑娘办观影会和艺术沙龙

  以文艺之名

  为平淡生活加点“鲜”

  一部电影,一群围坐在一起的人,就是一场悠长的光影之梦。

  如果你也希望让生活的步调慢下来,或许会喜欢这个轻松自在的“吸睛瞧”观影会。

  它的发起人是“95后”永康姑娘鲜鲜。

  “我很喜欢电影《死亡诗社》里的一句话——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鲜鲜说,她所做的,就是为平凡的日常生活增添一点美丽和浪漫。

  在影院来一次大型“蹦迪”

  鲜鲜,本名章珞宵,1996年出生。在大学时期,鲜鲜就展现出了对文学与影视艺术的浓厚兴趣和敏锐感知。在校期间,她主修汉语言文学,辅修广播电视编导,获得双学位证书。

  毕业后,鲜鲜曾在杭州做过淘宝拍摄,后来回到家乡做微信公众号编辑,同时经营自己的写真馆。再后来,她转战短视频拍摄。如今,她从幕后走到幕前,成为一名摄影博主“摄影师小鲜鲜”。

  可以说,一路走来,鲜鲜的主业一直没离开自己所喜爱的文艺圈。

  这其中,“吸睛瞧”是鲜鲜从大二开始运营至今的一个微信公众号,谐音西津桥。

  “它的品牌口号是‘有人走过西津桥、有人留下故事在‘吸睛瞧’。”鲜鲜说,对于很多永康人来说,西津桥是城市的地标,更是故事开始的地方,“时光会把那些印记抹去,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记得时以自己的方式留下痕迹。”

  于是,鲜鲜以一篇篇电影杂谈、摄影写真、日记,把对于文学、艺术、生活、情感的感悟分享给读者。

  “微信公众号让我遇到了很多非常有爱的读者,因为文字结识的朋友都很纯粹。写作带给我深度思考的能力,虽然现在更新频率减少了,但我依然感谢那些熬夜码字的时光。”目前,“吸睛瞧”有近万粉丝,是鲜鲜和朋友们说心里话的地方。

  不过,线上的互动远没有见面来得更真实、更深刻。出于对电影的热爱和寻找同频人交流的渴望,鲜鲜逐渐有了组建一个观影会的模糊想法。今年1月,《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上映。作为泰勒·斯威夫特的粉丝,鲜鲜终于按捺不住内心创意满满的“小宇宙”,开始策划线下观影会。

  “不是演唱会去不起,而是电影院‘蹦迪’更有性价比。”这是鲜鲜为“吸睛瞧”首场观影活动写的宣传文案。此外,她还自掏腰包定制了小海报、带有观影人姓名的纪念票根、手指激光灯、荧光棒、胶卷暗盒等一系列周边物品,为观影会增添更多趣味与纪念意义。

  “普通票价就能享受到演唱会的福利,这在以前从来没体验过”“太嗨了,大家从头唱到尾,放飞自我”“以前想要参加观影团,只能往上海、杭州跑,现在永康也有自己的观影会了”……当天,大家在影院里举着荧光棒,随着音乐摇摆,一起感受演唱会般的氛围。

  “很多时候,我们会感觉生活像一潭死水,而观影会就像是往潭水中投入一颗小石子。”鲜鲜感慨,通过电影这一媒介,人们可以跨越现实的束缚,体验不同的人生与情感,找到心灵的共鸣与慰藉。

  鲜鲜在诗歌音乐茶会上

  把观影会搬进乡村搬到户外

  今年中秋节前夕,位于唐先镇秀岩村的斗笠胚芽晓咖啡馆被装扮得格外有腔调,院子里摆满了怀旧小人书、经典电影海报和精致的糕点。

  在热烈的吉他声、悠扬的小提琴声和男歌手略带沧桑的嗓音中,“吸睛瞧”中秋观影会开始了。观众们或手捧热茶,或轻啜咖啡,找一个最舒服的姿势开始观影。这座特别的“影院”,与天空中的明月一同将乡村咖啡馆短暂地变成了属于电影的乌托邦。

  两个小时的影片结束后,观影“搭子们”围坐在长桌旁,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感受。有人静静地聆听着,偶尔点头赞同或报以微笑。他们在这里寻找共鸣,或是回忆某个深藏心底的故事。

  “这种氛围真的很妙,没想到在永康的乡村也可以有这么惬意的观影体验。”51岁的丁秀凤来自江苏盐城,近期带家人在唐先镇小住,散步途中路过咖啡馆,只是进来看了一眼,她便坐了下来。

  “以前觉得永康的文娱活动太少,近几年发现永康的文艺味越来越浓了。”向南在企业负责宣传工作,所有“吸睛瞧”组织的线下活动一场不落。在她看来,鲜鲜就像她的名字一样鲜活、有力量,“她办的活动总是能为这座小城带来惊喜,比如在园周村举办的‘蛋愿’跨年活动,每个人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蛋,写上名字用茶叶烹煮后吃下。再比如诗歌音乐茶会,大家会在茶室里读诗、“开火车”唱歌。还有山野艺术沙龙、摄影雅集茶会等。”向南说。

  “晓隐小憩”是这次活动的茶点提供方。主理人胡静超当初就是因为喜欢秀岩这方水土而选择在此开设分店,“鲜鲜发起的中秋观影活动太对秀岩的味了,我想都没想就参加了,乡村就应该有更多年轻人喜欢的文艺活动,来让村子活起来。”

  “能用文艺为乡村赋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鲜鲜说,虽然每场活动都要经历一遍头脑风暴、场地选择、赞助对接、文案宣发、周边定制、流程把控、拍摄剪辑等一系列大小事务的考验,甚至收取的活动费用根本无法覆盖版权、物料、场地及运营成本,但收到的正向反馈,总能支持她继续“为爱发电”。

  接下来,鲜鲜计划在秀岩建一个乡村影院,定期举办观影会,邀请电影导演到现场做分享,也会尝试把音乐、戏剧、文学等更多艺术形式带到永康乡村,让更多人能享受到艺术的魅力、文化的乐趣。

  永城“星”青年

  ■记者手记

  用热爱对抗虚无 用坚持实现梦想

  梁永安教授有一句话:“我们毕生的任务就是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这个优秀的普通人,热爱世界,热爱万物,热爱众生,然后踏踏实实地去寻找到一个自己内心喜欢又有时代价值的事情。一个人一辈子能够做好一两件事就很好了。”

  对于鲜鲜来说,文艺是她内心喜欢的事,而以文艺赋能乡村更像追寻梦想的过程中额外的成就和收获。从城市到乡村,从影院到户外,鲜鲜以文艺为媒,搭建了一个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桥梁,达成与文化艺术更深入的对话。她用自己的方式,让文艺不再清冷地高悬于柜,而是从“日常生活的点缀”成为“美好生活的标配”,成为了链接人与人、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纽带。

  这似乎可以印证,把注意力重新聚焦当下,做一些具体的事,跟一些具体的人、事、环境链接,用热爱对抗虚无,用坚持实现梦想,在时间的复利下,会积累成奇迹。

  融媒记者 颜元滔

  线下观影会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社会·看点 00003 以文艺之名
为平淡生活加点“鲜”
2024-09-21 永康日报2024-09-2100007;永康日报2024-09-2100008;永康日报2024-09-2100009;永康日报2024-09-2100010;永康日报2024-09-2100014;永康日报2024-09-2100006;永康日报2024-09-2100011;永康日报2024-09-2100012;永康日报2024-09-2100013;永康日报2024-09-2100015;永康日报2024-09-2100017;永康日报2024-09-2100018;永康日报2024-09-2100019;永康日报2024-09-2100016 2 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