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改革之机乘风破浪 蓄动能之势逆风破局
我市全面提升能动警务质效
![]() |
借改革之机乘风破浪 蓄动能之势逆风破局
我市全面提升能动警务质效
近日,市公安局110情报指挥中心接到派出所反馈,称有两名嫌疑人盗窃10余部手机后,正搭乘高铁潜逃。接警后,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合成作战机制,在报案后不足两小时内就成功抓获逃犯。这是我市公安扎实推进能动警务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公安局110情报指挥中心以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抓手,深化“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做优做强“感知在初、预警在早、防范在前、化解在小、处置在快”的能动警务。今年以来,110情报指挥中心已精准指挥、快速处置敏感警情2482起、帮助找到走失人员2212人、救援群众912次、化解各类矛盾隐患3914起。
应急处突演练
聚焦专业团队建设 应急处突“处置在快”
“行动开始。”8月13日上午8时许,随着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一声令下,应急处突演练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演练模拟7名嫌疑人持刀伤人后迅速逃离的紧急警情。接警后,指挥中心警务中台迅速启动应急处突预案,集结十余名“双师”专业人才入驻指挥大厅进行实时调度指挥。同时,指令派出所、巡特警、交警等专业队伍,迅速携带防刺服、盾牌、钢叉等赶往现场,综合运用拦阻、防护、包围等多种战术应对处置。
在多警种协同、全层级联动运转下,不到10分钟,民警的执法记录仪便传回了嫌疑人已全部落网的画面。
以“专业”打“职业”、以“团队”打“团伙”。市公安局以全员人才计划落地实施为契机,深化“双师”队伍建设,打造“最强作战团队”,密切参与重大案事件处置、警情指挥调度、线索搜集等工作。
据统计,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共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以个人命名的专家工作室5个,专项人才攻坚团队13个,“双师”队伍已扩充至29人。
聚焦排查化解机制 基层问题“化解在小”
近日,市公安局及时制止一起因建房纠纷导致的“民转刑”案件。经查,刘生(化名)与张江(化名)因建房纠纷积怨已久。
刘生多次扬言要报复张江。之后他准备雇佣嫌疑人杨某对张江实施殴打。这条情报被民警迅速掌握。杨某在张江家附近踩点准备作案时被民警当场抓获。
案发后,市公安局迅速启动“一件事到一类事”防范工作机制,迅速对该案进行复盘,聚焦“建房纠纷”+“扬言报复”两个关键元素,发起能动会战,共排查出相关矛盾纠纷381起。
之后,市公安局会同镇(街道)等相关部门对此类矛盾纠纷进行化解,及时防止矛盾升级,消除安全隐患。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以来,市公安局围绕校园警情、医院警情、邻里纠纷等场景,会同有关部门发起邻里纠纷、情感纠纷、防溺水、校园安保、未成年人帮教等“一类事”能动会战8期,消除各类风险隐患257个。
聚焦预警大数据 各类隐患“预警在早”
刚迈入指挥中心合成作战大厅,让人立即感受到一股紧张有序氛围。民辅警们全神贯注,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此件为‘红色’预警,需持续跟踪;此件为‘黄色’预警,及时组织做好调解,避免事态升级……”指挥大屏上,各类信息实时更新,色彩斑斓的数据流与图像交织在一起,直观地展示了当前的社会治安动态,一件件矛盾纠纷按等级划分交办至各派出所综合指挥室。
如何实现对各类风险隐患的全面掌握、有效预警、即时处置?市公安局充分发挥合成作战中心中枢指挥作用,聚焦矛盾纠纷难防难控问题,依托大数据分析升级打造高风险矛盾纠纷预警模型,对预警发现的各类纠纷隐患,按照风险由低到高赋予“红、黄、蓝”三色预警,形成全市治安“晴雨表”,为各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提供精准的工作指引。
截至目前,市公安局利用大数据赋能协同平台支撑一线,协同赋能工单158张,产出战果19项,8项战报被省公安厅认可。
通讯员 徐霖斌 徐凯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