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我市实施“一镇一宿”项目

教师周转房让乡村教师安居乐教

  我市实施“一镇一宿”项目

  教师周转房让乡村教师安居乐教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本报讯(融媒记者 王昊) 9月8日,记者从教育部门获悉,我市深入实施“一镇一宿”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通过兴建、改建一批教师临时住房,解决广大乡村教师实际困难,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扎根乡村,安心教学、幸福生活。

  “妈妈,这就是学校给我们安排的新宿舍,明亮整洁,你不用担心哦”“好好好, 这里条件这么好,我肯定放心,你好好工作”……正在向家里报平安的李怡妮来自台州,今年刚刚来到四路小学任教。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她很快就在学校的教师宿舍内安顿下来。

  记者看到,这是一套将近70平方米的两居室,有一个小客厅、一个卫生间和一个小厨房。

  李怡妮说:“来永康之前,我爸妈都担心我在学校住宿条件不好。但是来了之后,发现学校给我们安排了住宿,房子特别大,条件很好,我很开心,爸妈也很放心。”

  四路小学离城区约一个小时的车程。过去,由于交通和生活不便,该校招聘教师很困难。随着学校住宿条件的改善,这种状况得到很大缓解。

  四路小学校长应国华说:“学校这几年逐步对老宿舍楼进行改造,不仅满足了23名外地教师的住房需求,本地教师也可以在学校有一个临时的住处。接下来,学校打算在宿舍楼开辟咖啡角、阅读吧,不仅让老师有地方住,还要住得好。”

  2022年秋季投入使用的崇信小学位于古山镇,拥有一个现代化的美丽校园。校园一隅坐落着一幢5层高的崭新教师宿舍楼,每层有12间20余平方米的单身公寓,每个房间自带一个干湿分离的卫生间、一个阳光充足的阳台,南北通透、布局合理。河北籍教师刘子航说:“宿舍里面什么都有,我只需拎包入住,非常安心。”在学校安“家”让他对第二故乡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几年来他一心扑在教学上,很快就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学校骨干力量。

  安居方能乐教,乐教方能优教。自2017年以来,我市共实施15个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投入资金8500万元,建成周转房473间,解决了960余名乡村教师的住宿问题。

  市教育局计财科负责人李四赫说:“今年我市通过人才引进、社会招聘等途径,总共招聘新教师718人,其中外地教师431人,占比60%,创历史新高。实施‘一镇一宿’项目,不仅能够解决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问题,也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关键之举。”

  下一步,我市将把教师周转房建设纳入每年建设计划,持续深入推进“一镇一宿”项目,吸引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投身永康教育,加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教师周转房让乡村教师安居乐教 2024-09-09 永康日报2024-09-0900006;永康日报2024-09-0900008;永康日报2024-09-0900007 2 2024年09月09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