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文化·五峰

夜听《二泉映月》

  夜听《二泉映月》

  □柯高军

  火球般的太阳落山下,可留给大地的热仍在。晚饭后,我走出蒸笼般的楼房,来到南溪边纳凉。

  我靠在栏杆柱上,欣赏着溪中美丽的夜景。忽然,我的耳膜中响起了轻轻的二胡声。琴声是被微微的夜风从不远的楼房里飘过来的。我屏住气仔细听,嗬,原来是阿炳的《二泉映月》。我的心被阿炳带到了无锡惠山的“天下第二泉”,眼前的溪水也仿佛成了淙淙流淌的二泉水。圆圆的月亮升上来了,黄黄亮亮的,像嵌在黛色天穹的银盘。月光在闪着粼光的溪水上蒙上一层神秘的光晕。

  月色,流水,琴声,啊!我置身在这美妙的境界里。是阿炳的琴声创造了这个境界?还是这个境界造就了《二泉映月》?

  蒙蒙月色中,我看见了身穿长衫的阿炳正坐在溪边拉着二胡。那气息,那旋律,不就是阿炳灵魂的呼号与天籁撞击的绝响吗?!听,那时而委婉低沉,时而激昂奔放的琴声,不就是阿炳赞美大自然,争取自由,争取光明的心在歌唱吗?!

  阿炳是一位穷困的民间艺人,却有一副铮铮铁骨。他决不肯去给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拉琴;也从不会因生活贫困而改变他嫉恶如仇的品性,对那些企图用他的琴声来消遣的达官显贵,那些想把他的琴声作为礼品去阿谀奉承的政客,他是那样恨之入骨,毫不留情。而对于广大劳苦民众,他却是那样慷慨,走到哪里就把琴声带到哪里。

  阿炳一生坎坷清贫,连录音的二胡都是音乐家杨荫浏先生送给他的。然而,在他死后,他的《二泉映月》却飞出了国界,成了代代流传的名曲,连世界著名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完《二泉映月》后,也会泪流满面,他说,这首曲应跪下来听。这又是一笔多么巨大的财富。我想,九泉之下的阿炳是富有的。

  月亮升得很高了,白天的暑气早已被夜风带走,脚下的溪水在不停地向前流淌,就像阿炳的《二泉映月》永远回荡在我的心头。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文化·五峰 00007 夜听《二泉映月》 2024-08-26 永康日报2024-08-2600012;永康日报2024-08-2600013 2 2024年08月26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