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丽州清风

南渡世家后裔赵艮

  第十四篇

  南渡世家后裔赵艮

  □周跃忠

  天水赵氏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王族的直系后裔,赵宋宗室大脉也是天水赵氏家族的后裔分支。据光绪九年(1883年)《邑城上市赵氏宗谱》记载,上市(原上街头至健康巷一带)赵氏始迁祖赵子传,系赵宋宗室宋太祖赵匡胤次子赵德昭六世孙,官福州观察使,南渡迁永康上市,堂号“南渡世家”。

  “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堂号代称家族门户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二是显示家族宗亲的特点,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对于南渡赵氏来说,先祖以“南渡世家”来命名堂号,更多的是“训诫”后代子孙——徽钦北狩靖康之耻,赵氏南渡子孙务必世世铭记;少些尊崇、自豪,多些卧薪尝胆,痛定思痛,奋发有为。

  《东街赵氏宗谱》谱序中有“训诫”之问:“扪心自问,思忖一下,我该怎么办?”应该说这是所有赵氏宗亲乃至国人的思考题。回顾东街赵氏一族,用行动出色回答这一问的永康明代名臣,宋王室后裔赵艮(1403年—1494年),便是其中一个。据《东街赵氏宗谱》记载,东街赵氏后裔自元蒙以后“有二人登进士,艮、銮是也”。赵艮、赵銮均是永康明代赵姓进士。

  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攻陷汴京,幸存的赵氏宗室随宋高宗渡江南迁分居各地,居永康者有东街赵氏、赵店赵氏、外岭脚赵氏等。自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赵公丑登进士榜后,至南宋灭亡前的100多年中,永康赵氏就有赵公丑、赵傅霖、赵时范、赵亮夫、赵时嘉、赵必偊、赵酉泰、赵孟墩、赵孟瓁、赵若淼、赵孟瑹、赵必适、赵若褼等13名进士而盛极南宋一朝。他们以“南渡世家”自警自勉,知耻而后勇,以社稷昌盛为己任,试图辅佐国家尽快富强起来。可是,在外强内腐的形势下,南宋最终以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800余人集体跳海自尽而彻底灭亡。宋亡于元蒙后,永康赵氏子孙皆无志于建功立业,拒绝为元蒙做官,而渐渐融入平民之列,散居在几个村落。

  又100多年过去了,永康东街赵氏出了个“神童”赵艮。他出生在寒儒之家,历经元朝80多年的统治,赵氏的大多分支已经消沉没落,赵艮的祖上与父亲赵存祐属于少数的那一部分人。他们代代相传,谨记祖上戒条、家规、家训,“凡子弟无论智愚贤否,均当以读书为上。即或赋质不齐,亦须为之谋成,立慎择术,以为久远计”(《天水赵氏家训》第六条“训子弟”)。赵艮的祖父与父亲对赵艮的出生寄予了厚望,从小就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做人的道理,把祖宗的遗训根植到赵艮幼小的心灵里,期望赵艮能光耀赵氏门庭。

  赵艮天赋极高,在祖父与父亲的悉心教育培养之下,被乡里人誉为“神童”。3岁能数百千万、能背诵唐诗,4岁能写字、读诗经,5岁读论语,6岁作长文,7岁通音律。8岁时,父亲授以经史,赵艮融会贯通,作文能写千古,父亲就背着他去参加金华府童子试。除了攻读诗书经史之外,他们还常常对赵艮进行族史家世教育,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赵艮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立志要做一个文武兼备的对国家和天下苍生有用的人。

  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年),赵艮参加省试中举人。成化五年(1469年),赵艮以举人进身参加礼部考试,登进士榜,初授官为刑科给事中。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履行“谏言、监察”职责。

  在给事中任上,赵艮忠于职责,敢逆龙鳞。明初,国内经常发生天灾和骚乱,赵艮向宪宗皇帝上书《因灾异条陈疏》,提请“谨天戒、重国本、恤民艰、镇边境”四件事。因违背皇帝旨意,遭杖责于廷,体无完肤,差一点死去。伤愈后,赵艮又冒死再次上书,慷慨陈词,请求朝廷“以民为本,关爱民生,培养国力,固守边关,防患于未然”。其耿耿忠心,犹如当年宋朝总做“傻事”的谏官刘安世,群臣都替他捏了一把汗。这次宪宗皇帝没有加罪于他,为了表示纳谏的姿态和对谏官的器重,还让他兼任侍讲学士。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宪宗欲立宫媵所生的2岁儿子为太子,群臣唏嘘却不敢言。赵艮又冒死上书《论建储疏》,再逆龙鳞,“臣待罪言官,偶有所见,不敢缄默,讥以危言上陈”。他认为名不正言不顺会乱了祖宗法度,为国家长治久安计,请求宪宗熟思慎处,另选建储,“则宗社幸甚,天下生民幸甚”。因赵艮力谏止之,宪宗改立朱祐樘(孝宗)为太子。东君正位,赵艮又奏请挑选正人君子为太子师傅。

  生活中的赵艮与在朝廷上的赵艮简直判若两人。生活中的赵艮很是儒雅,有分寸,讲慈孝,在永康民间流传着“笑死两街牛”“金华府赶考”“七里经堂称轿杠”等故事。赵艮平时幽默风趣,机智灵活,恪尽孝道,但一到朝廷上或者一关乎他的职守,就知无不言,不畏权势,坚持原则。

  由于赵艮正直无私,秉公谏言,所以也得罪了许多权贵佞臣,他们狼狈为奸联手加害赵艮。先是重臣王越,因受赵艮的弹劾怀恨在心,暗中勾结宦官汪直,摘取赵艮奏章的片言只语,断章取义罗织罪名,诬陷赵艮“言事不谨,蔑视朝廷”。因此,赵艮受到了降职处分,逐出京都,出为四川芦山县知县。

  芦山是川西山野小县,地瘠民贫,民生艰难,社会动乱不安,文化落后,人才匮乏。赵艮到任后,他兢兢业业,遍访民情民隐,严格约束僚属务必为政清廉。实行轻徭役、宽赋税的政策,千方百计减轻百姓负担;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桑,致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惩豪强捕盗贼不遗余力,还捐俸葺修文庙,兴文教为当地培养人才。赵艮处处关爱民生,贴近百姓,经常夜间巡访山村,访问农家疾苦,他所作《打粟歌》一首,倾诉了他爱民如子的情怀:

  晚秋山间人打粟,夜夜砰硼响茅屋。有如万马入战场,军士衔枚奋驰逐。有如九御摇天衢,辘辘辚辚车嘎轴。有如狂风卷怒涛,触石崩崖落空谷。松灯耀日红,松烟结云绿。须臾铄下黄金穗,欻睹珠玑盈半斛。妻儿含笑喜且看,今年无忧缺糜粥。先且输公租,后方论私蓄。粒粒皆由辛苦来,肯教狼戾因丰熟。稽首谢苍穹,更祝来年谷。商皓采芝歌,清高不谐俗。越女采莲曲,骄艳多淫欲。听我高歌打粟歌,便是人间太平曲。

  他在与人们分享丰收喜悦的同时,又警示不要糟蹋来之不易的粮食,不能因农民的丰收,又给他们增加租赋负担,要让他们吃得上饭,过上太平日子,重视休养生息。

  因赵艮在芦山县政绩卓著,深得民心,三年任满即升为四川佥宪。他离任芦山之时,士民不忍舍别,涌上街头组成人墙,箪食壶浆,夹道相送。只见他两袖清风,马背上仅挂一只书囊。他下马步行,向父老乡亲频频挥手告别。

  佥宪是佥都御史的美称,负有靖边廷、安社稷的重任。赵艮在四川佥宪任上,抑制叛服无常的土司土官,采用恩威并施,以抚为主的办法,团结多数,打击个别,未及三年,民族团结,边境稳定,商旅往来通行无阻。功绩闻于朝廷,赵艮升至江西按察司副使。

  弘治七年(1494年),赵艮病卒于官,归葬永祥三都里龙溪云龙山,终年52岁。朝廷赐建牌坊于东街东桥西40米处,临东街修建了坐南朝北的赵氏宗祠。宗祠为三进三开间,柱为石柱,遭受了清末和民国战乱的摧残,1942年日军飞机的轰炸,直至1976年拆建成东街大会堂。饱经风雨侵蚀的牌坊消亡于1966年,据说“圣旨”牌匾下有一石匣子,当时被人挪走,不知流向何处。

  赵艮为官26年,负有才名,享有清官之誉。他心系民生,关乎国运,以耿介敢言而名震朝野,名扬一时。在波诡云谲的仕途生涯中,他宠辱不惊,刚正不阿,显现了他心怀天下的宽广胸襟。在地方上,他勤政廉政,治绩卓著,体现了为政贤能,文韬武略的才华。他的一生没有辜负南渡赵氏先人的期望,也为醒世之问交上了合格的答卷。

  原典

  1.天水赵氏戒条:(1)戒子孙,不可随众结盟;(2)戒子孙,毋得擅卖祖山;(3)戒子孙,不可自相残害;(4)戒子孙,毋得窃葬祖坟。

  2.天水赵氏家规:(1)父母乃生身之本,为子者内尽其心,外竭其力,晨昏定省,奉养无违,方称孝子。如有忤逆之辈,该房长及亲支人,立即传族入祠,严加责惩。倘仍怙恶不悛,定行呈送究惩;(2)尊卑之间,次幼宜重,长幼之节,规矩当循;(3)婚姻之礼,大典攸关;(4)同姓不婚,古有明训;(5)夫妇之间,人伦之始;(6)伦常之曲,关系非轻;(7)养女择婿,亦父母子女之愿;(8)居丧嫁娶,例禁森严;(9)长房长子,不得出继;(10)无妻禁继,例有明文;(11)祀田公屋,乃后人报本报需;(12)坟墓乃祖骸所藏,先灵靠为安居,子孙依为荫佑;(13)公管祖山,无论有坟无坟,只有公同蓄禁修培,毋得恃强砍伐树木,开挖栽种,亦毋得侵占盗卖,及擅行构造,致起争端;(14)各处祖山,原有大公小公之别,其合族公管者,不得蒙混进葬;(15)祖山进葬,必须辨明昭穆,不得尖刻拦塞,壁冢强葬;(16)盗贼窃抢,并强砍强牵,掘瞠及邪术奸淫等类,例禁森严,计赃问罪;(17)私宰、赌博、酗酒、行凶及游手好闲之徒,恃强欺压乡愚,油水索诈各项,尤为当世所严禁,为父兄者急宜时加训诚;(18)族内口角事务,无论亲疏,均系一脉,必先经房、族长公同照理调处,免伤和气;(19)子弟不法,非独族有条规,且历有示禁;(20)族长、副族长及各房长,任非等闲,族内大小事务,及前各项事宜,均要大彰公道,严治家法,切莫徇情碍面,姑从宽恕,致起族人刁风。

  3.天水赵氏家训:(1)敦孝悌;(2)睦宗族;(3)力本业;(4)慎交游;(5)和兄弟;(6)训子弟;(7)尚勤俭;(8)戒争讼;(9)遵法律;(10)禁非为。

  4.与人谈及南渡世家赵氏,他人即以南宋赵构回应……历史上徽钦二帝是金军的囚俘,是宗亲乃至国人的奇耻大辱。扪心自问,思忖一下,我该怎么办?

  (摘自《东街赵氏宗谱》)

  外岭脚赵氏宗祠

  市档案馆保存的《邑城上市赵氏宗谱》(卷之四)

  东街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丽州清风 00006 南渡世家后裔赵艮 2024-08-26 永康日报2024-08-2600007;永康日报2024-08-2600006;永康日报2024-08-2600008;22728527;永康日报2024-08-2600009;22728526;永康日报2024-08-2600010;22728528;永康日报2024-08-2600011 2 2024年08月26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