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申请 一次提交 一网通办 一次办结
“出生一件事”让甜蜜烦恼变满满幸福
一表申请 一次提交 一网通办 一次办结
“出生一件事”让甜蜜烦恼变满满幸福
开栏语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参与改革创新的热情,今日起,本报推出“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栏目,挖掘和宣传我市近年来在改革创新方面的生动实践、典型项目和成效亮点,重点展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和“五战双强”之“强改革”行动的举措成效,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本报讯(融媒记者 胡美樱子 王佳敏) 日前,在市妇幼保健院,家住安居苑的市民王文倩在经办人员的指导下,办理了出生医学证明、上户口、医保参保、社保卡、儿童预防接种证、儿童保健册、生育补助金申领等事项。
“真方便,只要提交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生育登记等材料,就可一次性办完新生儿出生后的所有事情。”王文倩对便捷的医保经办服务赞不绝口。
王文倩享受到的便民服务,是我市纵深推进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的缩影。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是我市践行服务型政府理念、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以往,新生儿父母常常因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医保参保登记以及生育费用报销、生育津贴申领等事项,来回奔波于医院、派出所、医保部门,不仅耗费精力与时间,还存在多跑路、跑错部门的现象。
为破解新生儿父母办事的难点、堵点,我市医保部门与民政、公安、卫健等部门对接,通过材料表单归并、数据共享、部门协同等举措,将群众需要办理的多个医保事项集成为一件事,让群众实现一表申请、一次提交、一网通办、一次办结。
2019年4月17日,我市在市妇幼保健院成立了市出生一站式办理中心,同年6月底,“出生一件事”在全市助产机构推广。2020年2月开始,我市全面推广“出生一件事” 掌上办,在“浙里办”App上实现出生证、落户、医保、社保等事项办理。2021年,我市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启动永康—万年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跨省通办新模式,同年9月,永康—毕节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跨省通办新模式在市妇幼保健院正式启动。今年7月23日,我市各助产机构在孕产妇入院待产、出生证签发两个重点环节开展“刷脸比对”,核验孕产妇、证件申请人身份信息,保障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真实准确……随着“出生一件事”各项改革措施陆续推出,新生儿事项办理环节多、来回跑的烦恼得到了有效解决。
为了把“出生一件事”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我市各助产机构在孕妇进行孕期保健时,会及时提醒孕妇下载注册“浙里办”App,同时在孕妇学校开设如何办理人生第一证的课程,对“出生一件事”的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进行宣教;产妇住院分娩时,工作人员会对产妇做好一对一宣教,提高产妇对“出生一件事”的知晓率;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业务能力培训,对各助产机构“出生一件事”办理情况进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针对个别群众在“出生一件事”办理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形,加强协调沟通,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让甜蜜烦恼变成了满满幸福。
2019年4月至2024年6月,我市“出生一件事”共受理12810件,其中掌上办12675件,线下跨省通办135件。掌上办率达到95%以上,位居金华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