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社会·科普

三伏天 给身体“充电”不只有晒背

  三伏天 给身体“充电”不只有晒背

  近日,三伏大幕正式开启。很多网友分享了他们的一种养生方式——晒背。

  通过晒背达到祛湿养生的效果,这种方式靠谱吗?

  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中医师孔建明表示,从保健角度来说,晒背是有用的。“我们背上有两个经络,一个叫督脉、一个叫膀胱经,是需要阳气的蒸腾才能达到效果的。”但并不是人人都适用晒背,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且一定要遵守“有度”原则,以免晒伤“过犹不及”。特殊人群,如对紫外线过敏者、孕妇和“三高”人群等不建议晒背。

  那么,三伏天除了晒背,还有其他养生方法吗?

  贴三伏贴

  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晒背其实与冬病夏治三伏贴的原理是相通的,即在大自然阳气最旺盛之时(三伏天),采取“夏治”的方法,将人体的阴阳二气调整到最佳的状态,从而达到扶助阳气、驱散寒邪的作用。“这是大自然一年一次给到我们的机会,帮助我们把体内的寒湿往外排出去。”孔建明说,这两者的区别就是,晒背是被动的,而冬病夏治三伏贴是主动的。

  饮食疗法

  初伏时气温越来越高,我们容易胃口不好、食欲不振。饮食调理的重点在于健脾开胃,可多吃黄瓜、苦瓜、冬瓜等开胃促消化,消除伏天带来的暑气,还能降火气。

  中伏是三伏天里气温最高、最热的时候,也是我们可以借助大自然的“阳气”,为身体“逼出”湿气、寒气的最佳时候。因此,大家可以多吃冬瓜、芡实、薏米等祛湿食物,将身体的多余“废水”代谢出去。

  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温度较高,看似很热,其实已经进入了凉热交替、阴阳交接的时节。这时候的重点要补气养血,为容易气血不足的秋冬做好准备,也避免中伏排出的湿气,又一次堆积。我们可以多吃红色的食物,如红豆、花生、枸杞、红枣等,补气养血。

  穴位按摩:足三里穴

  穴位位置: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中指横指处。

  按压方法:以适当的压力用大拇指交替按摩,直至出现酸、麻、胀、痛为止,每次15分钟,每日1次。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下合穴。该穴善于调理后天之本——脾胃的运化功能,故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增强正气。

  适量运动:晚饭后散步半小时

  中医上讲究“动则生阳”,在晚饭后比较凉快的时候,出门散步半小时,既不会让身体大量出汗变虚,同时还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把亏损的气血补上。

  (来源:潮新闻 作者:郑玲娟)

  三伏贴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社会·科普 00007 三伏天 给身体“充电”不只有晒背 2024-07-23 永康日报2024-07-2300007;永康日报2024-07-2300010;永康日报2024-07-2300013 2 2024年07月23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