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联盟进校园 “一镇一池”全覆盖
市教育局源头破解防溺水工作难题
游泳联盟进校园 “一镇一池”全覆盖
市教育局源头破解防溺水工作难题
本报讯(融媒记者 颜元滔) 日前,市教育局联合市卫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游泳协会等部门单位,整合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搭建“畅游自逸”游泳普及教育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推动游泳教育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一步推广学生游泳技能培训,提高学生防溺水应急能力。
联盟成员、市康体游泳中心负责人李腾最近接到不少家长的电话,咨询今年是否还会在学校开展游泳培训。去年,市教育局在5所农村学校试点开展“游泳进校园”活动,对无户外游泳条件的学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引进游泳培训机构,搭建简易游泳池,供孩子们学习游泳、畅游玩耍。李腾承接了王慈溪小学、古山小学、石柱小学的暑期游泳培训。一个暑假的时间,600余名参加学习的孩子全部掌握游泳技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强烈好评。
“今年我们将在市教育局及相关部门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增加自救互救知识的系统培训,增强孩子们的防溺水意识。”李腾说,今年市教育局将这项工作全面铺开,加入联盟既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多优质的游泳教育资源,也是履行一个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
和李腾一样,联盟成员、翻堂贝特恒温游泳馆负责人李章富积极响应市教育局的创新举措,第一时间加入联盟。今年5月以来,联合浙江省水上救生协会、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在明珠学校、大司巷小学、实验小学、城西小学、城西中心幼儿园开展防溺水知识科普,惠及数千名学生。
“游泳不仅是预防溺水事故的有效途径,更是一种人生应备的技能。”市教育局党委委员胡天奖说,今年该局将在去年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深入实施“一镇一池”工程,在全市各中心学校推广移动式游泳池进校园活动,配备专业救援人员和充足的救生设备,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游泳学习场地。同时,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依托企业、社区学校开展暑期托管班,将防溺水教育纳入托管服务内容,增强学生“不迷水、不恐水、不怕水”的良好意识,锻炼学生“会自救、会救人”的能力,形成“会思考、会判断、会自律”的良好品质,让学生获得一件终身携带的“救生衣”,以“游泳进校园”打通防溺水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生活能力。
此外,市教育局还联合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等部门持续开展“雏鸟关爱”行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开展安全教育和暑假作业辅导等活动,降低学生私自前往山塘水库野游的风险,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有十余家培训机构加入联盟。联盟将秉承“自愿、自律、自洽”这一成立初心,平衡好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控制好安全与卫生,制定统一的服务规范,确保教学到位、效果到位、服务到位。暑假期间,学生参加校馆合作的游泳培训将获得五折优惠,困难家庭学子可申请减免相关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