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时政·专版

创新体育单招培养模式 助力学子圆梦理想大学

永康六中铺就“体育上大学”新通途

  创新体育单招培养模式 助力学子圆梦理想大学

  永康六中铺就“体育上大学”新通途

  2024年高考落幕,当万千考生还在焦灼等待成绩时,永康六中(以下简称“六中”)的两名高三毕业生已分外轻松。近日,六中喜报连连,2024年全国高等院校体育单招考试成绩出炉,叶佐浩以400米体育专项成绩97分、综合成绩85.2分被广西师范大学提前录取;叶泽隽以400米栏体育专项成绩84分、综合成绩76.33分被湖南科技大学提前录取。

  据了解,体育单招指高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是目前“体育上大学”的三种方式之一,参加考试学生必须是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考试内容包括运动专项和文化课内容。今年是六中实施体育特色教育以来首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单招考试,5名参加体育单招的学生中有2名学子圆梦理想大学,成绩喜人。

  学困生逆袭 提前“跨”入理想学府

  六中荣获我市第31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第一名

  “佐浩能上岸,得益于六中新的升学思路,感激您的英明决策,感谢两袖清风的何老师,竭力开拓新渠道……”日前,叶佐浩的父亲在得知儿子考上广西师范大学后,激动不已,他向六中党总支书记徐晓光发去信息表达感谢。他说,叶佐浩这样的学困生能上大学,太意外了。这次的分数甚至还超过中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些名校最低录取分数线。

  而这个励志故事背后,有一个奇妙的缘分。叶佐浩因小时候心脏瓣膜有恙,想要锻炼自己,从初中就开始练习跑步,跑着跑着,身体就变好了。进入六中后,性格有些内向的他习惯每天到操场跑几圈。就是这个每天午饭后出现在操场的身影,引起了校田径队教练何涛的注意。他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个孩子有培养的潜力。于是,他就问他愿不愿意成为校队的一员。

  何涛的邀请,成为改变叶佐浩一生的转折点。通过不懈训练,叶佐浩在2023年获得全国U系列田径联赛(慈溪站)U20.400米栏冠军、2023年长三角田径分区邀请赛男子大众组400米第三名等好成绩,获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认证。

  与叶佐浩一样,叶泽隽原本也是一个文化课成绩不佳的学生,但在六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当时,文化课基础薄弱的他感到升学渺茫。一次偶然的机会,何教练帮助他发现了体育特长。

  提起何涛对他的“破格收容”,叶泽隽至今充满庆幸和感激。从高一下学期才决定走体育上大学这条路的叶泽隽,零基础起步,在教练的指导下刻苦训练,体育成绩突飞猛进,获2023年派燃烧·赛千里田径公开赛成都站男子U18组400米栏冠军、2024年“多康杯”2024年U系列田径联赛(四川赛区1)资格赛男子U20组400米栏季军等优异成绩,并最终提前“跨”入梦中的大学。

  “如果没有六中和何教练的帮助,我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叶泽隽感慨地说。如今,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一生一策” 走通体育单招之路

  体育单招、体育统考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是目前“体育上大学”的三种方式。其中,150多所高校开设体育单招,近300所非体育类专业院校进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过去,体育生往往面临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难以兼顾的困境。

  但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在徐晓光看来,正是由于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与其拿短板与其他考生“短兵相接”,不如另辟蹊径,发展适合学生的特色教育,让学生们“以己之长攻人之短”。

  在这样前瞻性思考下,近年来,六中坚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办学理念,在强化美术特色学科建设的同时,深化体教融合,探索体育强校新路径,成功获评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金华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金华市普通高中分类办学“体艺”高中改革试点学校。

  从2019年组建校田径队伊始,六中组织每届新生体能摸底、学生自愿报名,再到资质挑选等一系列流程已成为六中迎新的常规动作。通过摸排,找到更多体艺方面具有天赋的“好苗子”,对何涛来说,既是责任也是使命。每日早晚的训练是在何涛带领下,校田径队雷打不动的坚持。多年的训练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针对学生身体情况、训练状态,科学调整队员的训练计划,让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竞技水平。

  多年的积淀让六中站在全省高中体育特色发展的潮头。截至目前,六中已培养出全国U系列田径锦标赛冠军3名和全国轮滑锦标赛冠军1名,国家二级运动员认证7名。健身操队荣获浙江省第十三届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金华赛区一等奖。去年,六中在我市第31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取得高中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共获13枚金牌、8枚银牌、2枚铜牌,刷新六项纪录。体育成绩实现大幅跨越。

  今年,六中成为金华市唯一获得省田径协会认定的校园俱乐部,这无异于拿到了直通中国田径协会各类青少年大赛的入场券。“中国田径协会主办的青少年U系类比赛,是运动员获得国家级运动员认证所必须参加的比赛。学校取得俱乐部资格后,所有六中运动员都可以以学校名义参加比赛,不用再通过其他曲折的方式取得比赛名额。”何涛说。

  扬长还要补短。由于体育单招中文化考试与普通高考不同,六中还专门为参加体育单招考试的学生组建了教师辅导团队。该团队负责定期召开针对性的座谈会、家长会,沟通学生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各科成绩,制定“一生一策”,弥补薄弱环节,开展单独辅导。这种精准的教学方式,能够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掌握所需的文化知识。

  夯实基础 “体育+X”多元发展

  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战场上,体育单招为体育特长生提供了别样的升学路径。对于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体育方面有天赋和潜力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道路。然而,这条道路并非坦途。2024年全国参加体育单招的考生突破6万人,其中田径项目报考人数近1.5万人,录取率为17.5%。

  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六中率先以“体艺”高中改革试点为突破口,围绕课堂这一教育改革核心,努力构建融合全面育人的新范式。目前,该校已开设舞蹈、瑜伽、篮球、跆拳道等20多个社团课,为全体师生提供丰富资源,全面夯实体育教育基础。除田径队以外,学校六中还着力选拔跆拳道、散打等项目体育生,聘请国家高级教练来校为学生开展专业指导,拓宽体育生的发展道路。

  “体育是最基础、最美好的教育。”六中校长施宏尧说,目前,在“高一培养兴趣,高二夯实基础,高三强化专业”的特色教学模式下,已初步形成群众性体育、竞技性体育、高考体育、体育拔尖人才培养梯次发展、互为促进的良好局面。

  “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学校多元化的育人模式,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徐晓光表示,接下来将加大体育生的培养力度,挖掘更多有体育潜能的学生,并对参加体育单招、体育高考的学生进行集中编班,提供更精准、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学。同时,六中将继续深化体教融合,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引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从“小美术”到“大美育”,六中在体育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正逐步开启“体育+X”多元发展模式的新篇章。徐晓光相信,在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家长的关心支持下,六中学子“体艺上大学”的路会越走越顺、越走越宽,更多有潜能的学生将在六中成长、成才,实现梦想。

  部分获奖人员合影

  健身操舞比赛

  叶泽隽正在进行跨栏训练

  叶佐浩在全国田径竞赛中获奖

  融媒记者 颜元滔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专版 00004 永康六中铺就“体育上大学”新通途 2024-06-14 永康日报2024-06-1400006;永康日报2024-06-1400007;永康日报2024-06-1400008;永康日报2024-06-1400010;永康日报2024-06-1400009;永康日报2024-06-1400011;永康日报2024-06-1400013;永康日报2024-06-1400014;永康日报2024-06-1400019;永康日报2024-06-1400021;永康日报2024-06-1400012;永康日报2024-06-1400015;永康日报2024-06-1400016;永康日报2024-06-1400017;永康日报2024-06-1400018;永康日报2024-06-1400020;永康日报2024-06-1400022;永康日报2024-06-1400023;永康日报2024-06-1400024 2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