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在创新
——古山镇乡贤会“发展新质生产力”考察活动侧记
柳暗花明在创新
——古山镇乡贤会“发展新质生产力”考察活动侧记
□吴华潭
五月的江南,草木葳蕤,柳丝依依,花团锦簇。5月15日清晨,一辆载着30多名古山乡贤的大巴奔驰在东永高速公路上,开始浙沪之行的“发展新质生产力”考察活动,也称“四二一三”考察活动。所谓四,就是奔赴四地考察由古山乡贤创办的四家高科技企业,它们分别是在绍兴市的浙江源神氢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神氢电”)、在杭州市的浙江星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月生物”)、在嘉兴市的浙江星月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月药物”)和在上海市的镔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镔铁生物”);所谓二,就是走访参观在余杭的“杭州未来科技城”和在浦东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所谓一,就是组织参加一场古山镇发展新质生产力暨争当“五战双强”排头兵建设市域副中心的专题讨论会;所谓三,就是三天的考察时间,行程1200多公里。走园区,看科技城,探访高新企业,活动多多,收获颇丰。
浙沪之行,让参与者认识到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发展之路,是摆在政府与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浙沪之行,有许多让我们警醒的地方,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搞好企业创新,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产品 不断创新的成果
古山乡贤创办的四家企业,都建在花园式的园区内。源神氢电坐落在绍兴滨江新区科创园,总部在永康的中国星月集团旗下的两个子公司;星月生物设在与阿里巴巴总部隔路相望的杭州未来科技城;星月药物则设在紧邻上海的平湖市独山港石化园区;而镔铁生物扎根在上海市张江科创园。这四家企业,自然环境优越,风景秀丽,清静无喧,交通方便。他们的工作室,窗明几净,纤尘不染,标牌整齐,安静有序。企业的样貌、内部设置、工作流程尽管大体相似,但它们推出的产品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新产品,就是这些企业的立身之基、经营之本。不断开发、推出新产品,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生命线。
新产品,是企业持续创新的结果。胡红明博士作为镔铁生物的创始人、董事长,在美国细胞免疫领域深耕30多年,于2021年毅然回国创办公司。他与创新团队一起从病人肿瘤标本中,反复寻找能杀死癌细胞的抗体,终于找到了针对KRAS突变的TCR,用于胰腺癌病人的治疗,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此研究成果,已列入国家级免疫细胞研发及应用重点项目。
新产品,是企业不断更新换代的结果。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一辆辆应用胡里清博士研究成果氢能燃料电池的大巴穿梭于各场馆之间,吸引了世界嘉宾关注的目光。去年3月,他从上海移师绍兴创办源神氢电,推出了氢燃料电池系列产品,用于装备车辆动力系统。源神氢电首台氢能大巴已落户绍兴,将助力绍兴公交跨入氢能新时代,物流车、环卫车等均与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从上海到绍兴,胡里清团队研发的氢能源产品不断推出,适应了交通运输市场对新能源车辆的部分需求。
新产品,是企业转型升级的结果。全国知名的星月集团原是一家以制造业、服务业等为主体的大型民营企业。2010年4月,该企业涉足新兴产业,投资成立星月生物。经过全体员工特别是科技人员近十年的努力拼搏,星月生物取得开创性的成果,完成我国首个丝素蛋白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实现在此领域“零”的突破。丝素蛋白膜状敷料等医疗器械产品、运动医学产品实行订单式生产,产品均获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星月药物完成新型糖尿病药物替格列汀和新一代抗肿瘤药物艾日布林的研发和生产,自主研发的新型抗肿瘤新药也在推进中。其中,艾日布林为有史以来最难合成的化学药物,国内外都鲜有药企有能力完成研发和生产。这是星月集团转型介入生物医药领域不断创新的范例。
重科技 直达创新的路径
常言道,条条道路通罗马。在通达创新的道路上,也有许多道路选择。从四家高新企业的实际来看,推出的新产品均由科研而来。重视科技创新,可以说是企业发展最宽广、最直接的大道。
组建科研团队,是直达创新的智力基础。自从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后,担任全国氢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胡里清带领专家到绍兴创办了目前的公司。他们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推动氢能源系列技术产品走在全国前列。以胡红明为核心的肿瘤免疫研究团队,短时间内就在治疗胰腺癌等研发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四家企业都有数量不等的发明专利,也就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重视科技投入,是直达创新的重要途径。星月药物建在独山港石化化工园区内的生产研发基地,仅一、二期投资就达2亿元,既建造了花园式的厂房,又配置了国内一流的生产研发设备。星月生物、星月药物、镔铁生物都建有无菌操作的配料间、灌装间、灭菌间,配有无菌配液系统等,仅吹灌封一体机就投入1000万元以上。从法国引进的天平秤,精确度达百万分之一克(微克)。这些都是生物技术科研所必需的。
弘扬科学家精神,是直达创新的精神支撑。这四家高新企业科研团队的核心、骨干人员,全是从美国、加拿大等长期学习、工作后回国服务的。对于企业家来说,创办高科技企业,是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的投资行为,必须要有超前的眼光、博大的胸怀和敢冒风险的胆量。用古山镇乡贤会会长、中国星月集团总裁胡济荣的话说,就是“信念不倒、梦想不变、精神不垮、诚信不丢”。正是如此的坚持,成功之神才垂青于像星月生物、星月药物一样甘于寂寞、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企业。
用人才 实现创新的动力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事同此理,这四家创新型企业之所以走上成功的道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是因为他们尊重人才、选好人才、用好人才,发挥人才在企业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在知才用才育才等方面,他们都有共通之处。
高薪招人,真金白银引才。这四家高新企业,都用重金聘请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科研人员。
事业留人,真心实意留才。每个团队,都有一群怀揣报国梦想、具有共同事业追求的人。他们聚集一起,联手研发,协同攻关。创建企业“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合适的平台和优良的工作环境。对核心、骨干人才,不仅诚心聘请,来了后还要委以重任,予以解决家庭住房等后顾之忧,对表现突出有特殊贡献的,争取授予各级劳模等荣誉。在“筑巢引凤”的同时,还要“借巢用凤”,与相关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进行深度合作,提高创新研发成功率。
培育新人,真抓实干成才。胡俊斌是胡济荣的同村人,2000年就读中科大,2004年去美国深造,主攻分子细胞生物专业,2010年拿到博士学位。在此期间,胡济荣一直与之紧密联系,感情日益加深。2011年招揽至麾下,并由他引回应律留美博士团队,2012年成立星月药物,一个任总经理,一个任首席技术官,两人配合默契。十年前关注一个学生,十年后创办一家高新企业,经历“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过程,成就现代版“伯乐与千里马”的佳话。
对此,深谙用人之道的胡济荣,有一段“六子登科”的话发人深省:作为企业,首先要给员工填饱肚子,再给票子、房子、车子,使他有面子,然后对有能力的员工敞开胸怀给位子,可以当老板、做股东。这就是星月集团由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关键所在。
创新 永远在路上
山重水复难行路,柳暗花明在创新。浙沪之行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感悟到的,无不证明了一条真理:企业创新,永远在路上;坚持创新,就是企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创新,始终是企业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市场变化巨大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我市作为全国规模最大、市场影响力最强的五金产业基地,发展新质生产力也面临严峻的考验。时代在变,人心在变,需求在变,企业的产品也要随之改变。变则通、通则活、活则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创新,才是企业活下来、走长远、变强大的唯一出路。
浙沪之行,还给我们许多启示:选准做好项目,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把新科技、新材料、新知识引入我市传统产业,促进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选对“高精尖特”项目,做好新产品,将产品新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打造以未来工厂为引领的新智造高地;选准用好人才,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只能通过人力资源的有效组织来实现,开发新产品,提高新工艺,拓展新市场,都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本来支撑,只有紧紧扭住激活人力资源这个“牛鼻子”不放松,才能进一步释放企业创新的潜能和活力;用足用好资金,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保障,只有推动资金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才能提升企业发展的整体质效。
我们相信,通过这次浙沪之行,乡贤企业家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把国家主要领导谋划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市委主要领导在古山调研时提出的要求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能,不断提升古山在全市乃至全省发展大局中的位势,为打造“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贡献更多古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