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融媒·小记者

探寻蚕桑文化 解锁非遗密码

——融媒小记者探访蚕宝宝的一生

  探寻蚕桑文化 解锁非遗密码

  ——融媒小记者探访蚕宝宝的一生

  这是春日生命的奇妙探索。4月27日,永康融媒小记者来到丽州蚕丝被专卖店探访,寓教于乐,了解中华五千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并观察了蚕的生物特征和生长过程,了解了传统缫丝技艺的原理和流程。通过本次活动,小记者们深刻体会到非物质文化的魅力和古人的智慧,并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了克服困难、通力合作。

  解密蚕桑

  “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4月27日上午,永康融媒体小记者来到丽州蚕丝被专卖店,解锁蚕的生命密码。

  现场,张老师为小记者们梳理了蚕的一生:从蚕卵、幼虫、蚕蛹到蚕蛾,每一个阶段都非常重要,需要认真对待。蚕卵,蚕生命的开始,由淡黄色变为紫褐色,蚕到幼虫期,分为蚁蚕、一龄蚕、二龄蚕等。开始是又黑又小,后来变大一点就又黄又瘦,吃了很多桑叶后,变得白白胖胖的,等到身体发亮的时候,它们开始日夜不停吐丝,把自己卷起来变成了一个白色的蚕茧,几天后破茧而出,胖胖的蚕蛾交配后,继续繁殖。

  蚕浑身都是宝,它结茧时吐出的丝是最高贵的纤维,有“纤维皇后”的美称,蚕蛹、蚕蛾、蚕粪可以做成食品和药品。

  听完讲座,小记者们来到蚕丝工坊,只见一大团蚕丝被工作人员和小记者们一人抓一角轻轻拉开,韧性很足,久拉不断。用蚕丝做出来的蚕丝被轻盈柔软,非常舒服。

  小记者们最喜欢的莫过于制作蚕丝工艺品了。首先,把几个蚕茧放入沸水中浸泡2分钟,等丝线分离后,将丝线粘在扇架上,将扇架一圈一圈平稳地转动,把扇面全部覆盖后,再装饰一下,一把精美别致的蚕丝扇就做好了。摸着有韧性的扇面,轻轻扇动扇子,淡淡清香扑面而来。

  这个活动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见证了神奇的桑之百变。

  融媒小记者 贾锦翰

  探秘蚕宝宝的一生

  4月27日上午,融媒小记者在老师的指引下了解了蚕的一生。

  我看到了蚕宝宝如小猪般贪婪地吃着桑叶的模样,可爱极了。原来,它们是从微小的虫卵中慢慢孵化出蚁蚕,然后总是无时无刻吃着桑叶,将自己吃得白白胖胖。蜷缩成蛹后,它们在寂静中完成蜕变,化作翩翩飞舞的蚕蛾。

  随后,我拿着老师发来的四叶草扇子骨架,将蚕茧固定在骨架上,轻轻卷动着扇柄,一圈圈绕着蚕丝。那蚕丝看起来洁白无比,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柔软光滑,轻轻一扇,送来阵阵凉风,再装饰上蝴蝶,烟雨江南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次体验让我知道了蚕的伟大,它们小小的身体蓄着大大的能量,是名副其实的劳动创造者。

  融媒小记者 方梓骁

  看蚕宝宝

  今天,融媒小记者们来到丽州蚕丝被专卖店,了解了蚕宝宝的成长历程, 学习和蚕相关的知识并学做了蚕丝扇。

  对于蚕是怎样的一种动物,我充满好奇。听完老师的讲解,我终于知道了养蚕需要很大的耐心,要尊重蚕的习性。了解完蚕的饲养方法,我看到了可爱的蚕宝宝。

  听完讲座,我们去店里摸了摸软软的蚕丝被,便开始学做蚕丝扇了。我听完老师的讲解,又看了视频,便动手做起来。首先,把一个蚕茧粘到扇架上, 再用最快的速度拉丝到扇架上,我花了半个多小时才拉出来4个蚕茧,最后,按上装饰品,一把蚕丝扇就完成了。

  回家后,我把蚕丝扇送给了妈妈,妈妈一个劲地夸漂亮。我还找了盒子,摘了桑叶养蚕宝宝,希望蚕宝宝能快快长大,早点吐丝结茧。

  融媒小记者 罗元亨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融媒·小记者 00005 探寻蚕桑文化 解锁非遗密码 2024-05-06 永康日报2024-05-0600006;永康日报2024-05-0600010;永康日报2024-05-0600011;永康日报2024-05-0600013;永康日报2024-05-0600015;永康日报2024-05-0600016;永康日报2024-05-0600012;永康日报2024-05-0600014;永康日报2024-05-0600008;永康日报2024-05-0600007;永康日报2024-05-0600009 2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