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稔年丰育春耕 穰穰吹梦入花田
芝英以“开耕”讲好农文旅故事
![]() |
![]() |
![]() |
![]() |
![]() |
![]() |
![]() |
岁稔年丰育春耕 穰穰吹梦入花田
芝英以“开耕”讲好农文旅故事
湿润的土地里,耕牛和现代化农机交织,唱出大地苏醒的歌曲,勤劳的人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农耕季节;金黄色的花海中,油菜花婀娜多姿地舞动,犹如绚丽的画作,带来了无尽的愉悦和惊喜;焕新的古城里,扮作古人的“NPC”引导游客互动,带来沉浸式游玩的独特体验。
连日来,伴随着晴朗的天气,永康市第二届开耕节暨芝英镇油菜花节吸引着大量游客涌入。大家赏美景、品美食、游古城,增长对“农耕文化”的见识,在田间小道中行走,在微风中漫步,不负好春光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观开耕仪式 听发展故事
日前,在热闹的锣鼓声和精彩的布龙表演中,芝英镇桥里村麦田吹响了开耕的号角。
开耕象征着春天来临,大地恢复生机,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节点之一。
对于芝英镇来说,开耕的意义,尤为重要。
芝英是应氏族人的一大聚集地,一直以来,应氏都是占据重要地位的大家族。谈及宗族发展的历史,《芝英应氏宗谱》将其始祖追溯至东晋将领应詹。应詹于太宁二年(公元324年)十月担任江州刺史,出任第二年来到距任地不远的古芝英,与其子应玄开垦荒地、屯兵屯田,故该地得名官田(又称“大田”),那里在今芝英聚落中部偏南,是聚落发祥地。
有了开垦出的土地,人们在此集聚,文明在此生根发芽,走过千百年岁月,在历史里留下了商贸繁荣、人才辈出的千年故事。
桥里村麦田旁,情景剧《屯田开耕》上演了应詹携长子率领部曲在此进行屯田、安置流民的故事,同时以祈福的形式带来开耕仪式;农田里,还有传统耕牛、现代农耕机和农用无人机表演,展现农耕技术的演变;芝英镇“百镇共建”结对的磐安县冷水镇带来了开场舞《跟着风去磐安旅行》,乐队、街舞以及田间的茶艺小角落无不让人眼前一亮。
“我一直都知道这边农业发展好,看这里大片大片的农田,这里土地基础好。”游客应女士说。
据悉,芝英是有着赓续千年农耕文明的农业大镇,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宝贵的农耕文化。近年来,芝英镇党委、政府积极加强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深耕特色“农耕文化”,农文旅产业交互发展,着力打好农业“转型升级”起势战、“农旅融合”协同战、“古城复兴”提速战。
同时,该镇持续抓好农业提质增效,加速机械化、信息化、数字化新型农业科技手段应用,建成全市首个省级绿色农田试点项目,充分展现了芝英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去年芝英镇所有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均达50万元,20个村经营性收入达100万元;去年完成粮食功能区储备区划定面积达595亩,耕地地力补贴覆盖42个行政村12281户农户,护好百姓的“饭碗田”。
深入挖掘活化农耕文化,芝英镇优化供给配置,围绕观赏、采摘、品尝、学习、劳作、游乐、养生、销售等功能要素展开策划设计,拓展农耕、农趣体验区,展示传统耕牛耕种表演与现代化农机耕种表演等农业文化,汉服巡游、民间传说、歌谣、舞蹈等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农文旅融合供应链走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品质化发展之路。此次开耕节耕种表演共吸引游客2000多人次。
逛醉美花海 赏绚丽风光
这几天,芝英镇柳川村热闹非凡。
现场,200亩盛放的油菜花汇聚成一片美丽的花海,在晴朗的阳光下显得更有生机与活力。花海之中,少不了游客取景拍照的身影,鲜艳的黄绿色和湛蓝天空就是最好的背景。
油菜花田中间搭建了一个露天舞台,舞蹈、礼仪歌、独唱、篮球操等文体表演轮番上场;乐队的现场表演,让歌声飘荡在花海之中,现场演唱会般的沉浸式体验吸引了许多游客;台下,民俗表演舞龙、舞狮穿梭于涌动的人潮之中,和现场游客展开互动;树荫一角,古琴的清幽之声和着淡雅茶香,以闹取静,别有意境;汉服体验馆的工作人员忙个不停,为游客挑选汉服、做好妆造,让他们穿着汉服畅游花海;还有一条长长的美食街,传统小吃、烧烤、冷饮、甜品和水果等应有尽有,真正让旅客实现了吃喝玩乐“一条龙”。
“听说这边有大片的花海,特意带小孩穿汉服来拍照,我已拍了很多照片,确实很漂亮。”游客王菲菲说。
近年来,柳川村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村庄的品质,深入挖掘潜在优质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贯通游步道约2公里、打造共富田园200余亩。“诚挚邀请八方宾客携亲带友,漫步柳川同心共富绿道,沐春风、赏花海、闻花香、品美食。”柳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祖堂说。
3月30日晚,这里还将举办花海音乐节,用音乐点燃夜晚的激情,让大家看到柳川的活力。
据悉,本次油菜花节的举办,是芝英镇推动油菜大规模高质量连片种植,提高油菜产业现代化水平,加快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重要举措。该镇将以办好油菜花节为契机,进一步做强芝英油菜产业,推动油菜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游千年古城 享沉浸体验
“来,小朋友,跟着我做这个动作,达到一定完成度就可以打卡成功。”3月24日,芝英千年古城天成公祠外,身穿铠甲装扮成“花木兰”的工作人员引导游客参与互动,助其打卡“闯关”。
在千年古城分会场,借着古城、古宅的天然优势,芝英镇开启了一场“寻访古人之旅”。游客转发开耕节活动推送到微信朋友圈可到小镇会客厅领取游园卡一张。工作人员则身着相应服饰扮演古人在集镇祠堂与游客互动,完成小游戏可在游园卡上盖章,集齐6个印章可组合成古城芝英样式,凭该卡可到小镇会客厅领取小礼品。
尚道故居里,“草圣张旭”挥毫泼墨,让游客现场仿写,于古宅中感受墨香;天成公祠门口,“女将花木兰”让游客猜测身份,同时做出符合人物身份的武打动作;宝时公园里,游客要与“棋圣黄龙士”展开五子棋对决;思文公祠中,打卡成功的规则是模仿“名伶李师师”的舞蹈动作;升平巷内,“田园诗人陶渊明”等待着与游客对诗;小宗祠堂内,“画圣吴道子”会给游客出题,让游客作画……
“全部打卡完。我很有成就感,尤其是对诗的游戏,差点就过不了关,还好以前学的古诗还有些印象。”游客应玲玲说。
同样在古城内,3月26日中午的老市基里摆起了一排长桌。
在古代中国,长桌宴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形式,常常出现在宴会、婚礼、年节等场合中。在民间,长桌宴还常常出现在农村和小镇上,是一种共同庆祝丰收和传统节日的方式。
借着开耕节的东风,芝英镇在此举办了一场长桌宴,邀请集镇村的长者赴宴免费品尝。
现场,年轻的种粮大户为长者们端上肉麦饼、小麦饼、金团、豆腐丸、糯米糕等芝英传统小吃,向他们致敬,传承农耕精神,宣扬孝义文化。
近年来,芝英镇立足千年古城、工业强镇、文化名城的底蕴特色,逐步延伸吹响打造“商贸重镇、文旅小镇”的号角,致力于将厚重文化和秀美风光转化为人们心目中的诗和远方。元宵节、开耕节、桑葚节、晒秋节等多个农业文旅节会活动轮番上演,芝英镇已走出了一条以党建统领为核心、产业共兴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振兴之路。 融媒记者 何悦
▲农耕表演
▶油菜花节热闹现场
古城互动体验
“醉美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