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宝:一笔一划写进群众心坎
![]() |
好民警好故事
李木宝:一笔一划写进群众心坎
一支笔、一本笔记本,是他每日工作的标配。作为一名派出所流动人口专管员,他十年如一日,用大脚板深入辖区千家万户,用笔记本叩开群众心门,全心全意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他就是市公安局江南派出所辅警李木宝。
因工作负责、表现优秀,李木宝先后荣获市公安局优秀辅警、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优秀专管员等荣誉,被评为金华市公安局平安护航亚运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李木宝上门开展服务
踏遍辖区角落 走进群众心里
“阿宝脸圆圆的,慈眉善目,总是拿着本笔记本,看起来就像为人民服务的样子。”提起李木宝,村民邵大爷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怀揣对警徽的敬仰,李木宝于2011年投身公安事业,先后在下园朱经济合作社、上水碓经济合作社白磡下分社等地担任流动人口专管员,今年是他在白磡下工作的第7个年头。
白磡下总面积1.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万余人,其中流动人口5400余人,出租房户671户。刚开始,村里部分出租房房东因不会操作申报流程,时常漏报、错报流动人口信息。
为此,李木宝与其他专管员顶着酷暑严寒,逐户上门宣传并粘贴“安居丽州”申报码,开展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摸排、登记等工作。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扫码登记,真是省心省力。”这一便民举措很快就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申报积极性大幅提升。
为彻底将辖区情况排摸到位,考虑到多数群众白天上班不在家,李木宝还主动利用每日12时至14时、19时至20时,到群众家中走访核查。
如今,该村流动人口登记率从原来的63%上升至100%,准确率达99.6%。责任民警沈慧东常说:“事情交给他办,很放心。”
心系群众冷暖 倾力排忧解难
“群众的事情就是我自己家的事情。”这是李木宝写在工作笔记第一页的话。夫妻矛盾、楼上漏水不维修、晚上棋牌室声音大扰民等大事小事,都被李木宝一一记在笔记本上,放在心里。
3月20日晚,李木宝照例上门开展工作。当他走到某出租房三楼时,听到四楼传来激烈的争执声,双方还说要打电话报警。
见状,李木宝迅速上前了解事情起因。原来,刘女士与丈夫钟先生均为贵州毕节人,于今年1月来永就业,并租住在该村。因初来永康不久,双方的生活压力较大,导致二人经常因为琐事发生争吵。
李木宝迅速启动联调机制,联系村干部、调解员等人上门,以“拉家常”的形式,从家庭、亲情等方面做双方思想工作。凌晨1时许,夫妻俩的心结终于解开。
每当提及此事,刘女士总是满怀感激:“我有什么事情都会给宝叔讲,他是真心为我们着想的。”
“很多矛盾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双方都憋着一口气。说出来了,理顺了,心里的疙瘩就抚平了。”李木宝一边说着,一边在笔记本记录这起矛盾的对应位置,写上“已解决”。
下足绣花功夫 守护群众安宁
“阿宝警官,中午来家里吃饼,梅干菜的!”在白磡下,老年人和小孩较多,每日上午,李木宝在村里每走几步,就能遇上扎堆聊天的中老年人。他们每一个人,都跟李木宝特别熟悉。这种熟络和亲切感,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为了能让老年人远离诈骗,李木宝一有空闲,就会到老年人爱去的广场、店铺,从沉甸甸的手提袋中掏出反诈宣传资料,滔滔不绝地讲起保健品、低价旅游、投资理财等诈骗的常见套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醒大家要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
2月初,68岁的张奶奶接到诈骗电话称她涉及刑事案件,要转账到安全账户才能解除风险。接到预警指令后,李木宝立即与值班民警一同上门劝阻,并为其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截至目前,李木宝已成功阻止70余起诈骗案件的发生,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惊心动魄的经历,更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13年来,李木宝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扎实苦干,用一笔一划,不仅将平安写进笔记本里,更是写进了群众心里。
通讯员 徐凯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