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民贵与《兵纶抚式》
![]() |
吕民贵与《兵纶抚式》
□胡潮晖
吕民贵,字东萌,永康河头村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少将加中将衔,曾任河南巩县兵工厂厂长、皖南盐务缉私局局长等。吕民贵有才名,其著作目前已知有《西湖史诗》与《兵纶抚式》两种,前者现已收入《西湖文献集成续辑》第17册(杭州出版社2015年版)点校出版,后者则长期鲜为人知。
一
关于吕民贵的生平事迹,公开资料介绍不多。吕民贵在1991年版《永康县志》、2017年版《永康市志》中均无传记。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在1931年曾出版樊荫南编纂《当代中国名人录》,该书“叙述中国最近党、政、学、商各界名人之事实”,吕民贵与永康的另一位吕姓将军——吕公望一同入选。不过,该书对吕民贵的记载非常简略,仅称吕民贵“曾任巩县兵工厂厂长”,并未介绍吕民贵的年龄、字号、籍贯等信息。宋涛主编《民国杭州历史遗存》(杭州出版社2011年版)介绍称:“隐庐的主人吕民贵是浙江永康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在国民党的巩县兵工厂任厂长,获少将军衔。”台湾出版的《张上将谞行烈士传》(恒学出版社1987年版)则记载:“吕民贵,保定军校毕业。曾任营长、团长、旅长、中将师长、厂长、盐运使等职。”1994年版《河头村志》、1997年版《居邑河东吕氏宗谱》对吕民贵的介绍稍详。
《河头村志》记载,吕民贵(1888年~1972年),字东萌。年少时,家境清贫,而天赋聪慧,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亲友支持,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任陆军步兵连、营长,中央军校教官,河南巩县兵工厂厂长,安徽皖南缉私局局长等职;国民革命军中将衔少将。北伐战争时期,因唐生智反蒋失败,巩县兵工厂设备遭破坏,工人星散,民贵辞职,脱离军戎。民贵在异乡做官,却惦念乡梓父老疾苦,曾委托吕良进济困扶贫,对鳏寡孤独、困难户发救济金,每户四块银圆。独资兴建华溪小二百上首摆头(永培公纪念摆)一座,使后畈一片良田免遭洪涝之患,并资助吕相小学风琴一架。
《居邑河东吕氏宗谱》记载,民贵,永培幼子,字东萌,生卒缺……公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小(少)将军衔,曾在唐生智部下任职。南北战争时期务商。抗战时期给村里吕姓鳏寡孤独、老贫困户发放救济金,年关发银圆四块。又在北溪油车潭建造永培纪念摆一座,阻挡北溪洪水,使后溪滩菜地免遭冲毁,造福河东后代。又曾在后街路购买地皮一块,拟建造河东校舍,但因时局变更未能办成。
吕民贵的早年事迹,由于缺乏资料的缘故,尚待进一步考证。其在1920年代后期的经历,则可根据报刊、档案资料还原一部分。吕民贵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很可能在浙军任职。根据档案资料,吕民贵曾于1925年下半年短暂担任过北洋政府陆军部军学司三等科员,其军衔为陆军步兵少校加中校衔。1926年3月,吕民贵受浙军元老、孙传芳“五省联军”徐州总司令陈仪的委派,出任浙军第一师第一旅第一团第二营营长,驻扎在徐州一带。1926年冬,陈仪转投国民革命军,浙军第一师全部调防回浙,吕民贵亦随军返杭。1929年2月,吕民贵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国军编遣委员会总务部文书科上校副科长。同年5月,吕民贵升任国军编遣委员会总务部文书科上校科长,数日后又被任命为陆海空军总司令武汉行营参谋处第一科科长。同年6月,吕民贵被任命为巩县兵工厂厂长。1930年5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委派吕民贵充任皖南盐务缉私局局长。1931年12月,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决议,正式免去吕民贵巩县兵工厂厂长之职,“另候任用”。此后,吕民贵似脱离军政界,未再出现在各大报刊的新闻报道之中。
1929年,吕民贵曾在杭州西湖湖滨置地建造一幢西式花园别墅,名曰隐庐。据说,这幢别墅是吕民贵亲自参与设计的。隐庐主楼为三层三开间高敞楼屋,层高达3米多,面积达1003平方米,装饰豪华。主楼以外又有19间平房,每间有20多平方米。除此之外,隐庐还有一个建有亭台楼阁、假山池塘的花园,整个院子占地近3亩。隐庐的主楼至今保存完好,现已列入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单,并被改造为民国风酒店对外营业。吕民贵在永康亦有一幢花园住宅,名曰培园。1949年后,中共永康县委曾长期在培园办公。
二
吕民贵《兵纶抚式》1918年11月由保定印书馆出版,《民国时期总书目·军事》(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未著录此书,笔者目前仅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发现一部藏本。《兵纶抚式》全书共两册,封面以篆书大字书写书名,书名之上又有“治兵实务”四个篆书小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点明了全书的主旨。
《兵纶抚式》开篇有吕公望撰写的题词、卢旭撰写的序言以及吕民贵撰写的自序与例言,其中吕公望是辛亥功臣、军界前辈,同时也是吕民贵的同乡,安徽庐江人卢旭则是吕民贵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同学。根据吕民贵的自述,《兵纶抚式》编写于他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就读期间,全书约有20余万字。而他之所以编写这样一本书,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清末民初之际国家贫弱,“非资忠履义,以武经国,不可图存”;二是因为“吾国向少治兵,论著间或有之,亦非具体”,坊间所售兵书多属兵法一类,而缺少与军务相关的论著。
《兵纶抚式》全书共有7篇65章,“分类有七,名虽异致,义实斠通”。第一篇《通储》相当于全书的绪论,分《宅诚》《储材》《修饬》《宏器》《养威》《廉让》《胆略》等章。第二篇《练将》主要阐述见习军官、青年将校需具备的素质,分《器格之自序心》《服从之养成》《勤务之修习》《士兵之待遇》《军纪之养成》《责任心之必要》等章。第三篇《征兵》是全书比较具有特色的一章,吕民贵认为“义务兵制(即征兵制)乃兵制中之最良者,古今盛世多见釆行,吾国现虽沿行佣兵(即募兵制),究是权宜于一时,不久必废”,因此在书中专辟一篇介绍征兵制的历史、征兵制与募兵制利害之比较、征兵制施行的原则等问题。第四篇《治兵》详细介绍士兵训练诸方面之要点,具体包括士兵心理、士兵教育、军纪、野外演习等方面。第五篇《内务》介绍军中各项内务的注意事项,分《告语》《表式》《管理》《经理》等章。第六篇《抚驭》介绍将领安抚、控驭属下的方法,即所谓“用人之术”。第七篇《运用》“逐章援引兵法,证以古时战例”。总而言之,《兵纶抚式》是一部相当实用的治兵指南,涵盖范围较广,“指陈贵切,不尚空谈……悉能言之成理,断乎可行”。而吕民贵善于军事教育及理论总结这一特长在后来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1925年,浙军第一师为提高干部素质,曾选拔数十名优秀士官长编成干部教导队接受专门训练,吕民贵即在干部教导队中担任教官。又有文章称,吕民贵曾任中央军校第六期学生总队上校战术教官,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吕民贵对军官的写作能力相当重视。在吕民贵看来,“文艺者,名誉之张本也,文明时代人人成竞于智慧,则视此尤为紧要”,然而青年将校往往忽视这一点,结果执笔写作常常词不达意,公文也常常出错。吕民贵在书中提出,军官绝不可“以文艺为小道置之”,闲暇时间必须经常练习写作,“不可轻假他人之力”。《兵纶抚式》的附录部分附有吕民贵所撰各类文章10余篇,题曰《彻凡生待正文稿》,具体包括《与舅兄姚若愚论古文家源流得失书》《答友人书》《上陈石遗先生书》《赠胡子昭序》《橡湖仙影序拟》《钱益三先生暨吕太孺人七十双寿序》《刘氏族谱序》《莲池纪游诗序》《记钞本韩昌黎文后》《彻凡生传》《处士刘作仁墓志铭》《祭应冠北文》《来复报祝辞》等文。吕民贵“永康才子”之称,诚不虚也。
(本文作者系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杭州隐庐(吕民贵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