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你节约用水了吗
姐妹花记者探访公共场所、采访市民寻找答案
![]() |
![]() |
![]() |
![]() |
![]() |
![]() |
日常生活 你节约用水了吗
姐妹花记者探访公共场所、采访市民寻找答案
W
我们的节水亲体验①
开栏语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中国水周。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节约用水条例》。由此可见,节约用水早已成为全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为进一步宣传节水意识,营造我市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浓厚氛围,从今日起,本报推出“我们的节水亲体验”系列报道,通过记者亲身体验等方式,呼吁更多市民关注节水问题、养成节水习惯。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生活之首,用之不觉却失之不可。节水是个永恒的话题,作为典型的江南“缺水市”,永康的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我市更是以大手笔推进各项水源调度工程实施,以保障全民用水。
随着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当下,我市的节水工作迫在眉睫。去年12月,不少市民收到了一则关于节水倡议的短信。为何“节水”二字如此高频地响于我们耳畔?我市到底有多缺水?市民的用水现状究竟如何?连日来,姐妹花记者通过明访和暗访等方式,展开了调查。
调查①
公共场所:用水
情况喜忧参半
3月20日下午2时左右,记者来到位于南苑东路与城南路交接处附近的取水点,此时取水专用车位上停着3辆洒水车,正在取水。
记者在一辆洒水车上看到,连接水阀和洒水车的水管有些老旧,不到3米的水管有两三处大大小小的破损,在水压的作用下不断往外滋水,最严重的还属水管的两端连接处,或是并未拧紧的缘故,涌出的水流速度快、水量大。
记者随即拿来一个550毫升的矿泉水瓶,按着秒表开始计时。数据显示,在水阀处用水瓶靠近接水,仅13秒时间就将整个水瓶灌满了。记者重复试验了几次,几处溢水口的数据大小差不多。
按照这样的数据推算下来,每分钟每处溢水口至少涌水2.5升,按照一条接水管两头至少4处的水流计算,每分钟就要溢出10升水。
记者向洒水车司机了解情况。司机表示,这类小水管接满一车10吨水需20多分钟,而他们每天每班人员大概需要来回接水、洒水七八趟。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在洒水车接水专用车位上有好几个下水窨井盖,但即便如此,这块区域也经常面临积水现象。随后,记者也在附近打扫的环卫工人处得到了验证。
“不管晴雨天都有很多水,在边上搞卫生经常弄湿裤脚。”环卫工阿姨告诉记者,“这个是井水,流下去还好,但溪边经常有些矿泉水瓶放着,里面还剩大半瓶水,这就太浪费啦!”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我市部分商场和公园。
在宝龙广场的公共卫生间,记者看到,所有的水龙头和厕位都装上了全自动智能出水的系统,出水量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做到了最少;在南溪湾公园等公共卫生间洗手池处,除了贴有明显的节水标识外,公厕养护的公告上也多次提及“节约用水”的要求。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管理员,对于市民节水意识的提升,她们也是深有感触。
“现在大家都会用完即关好,而且我们用的都是即热即用的电加热水龙头,不需要放掉很多冷水才出热水,用水量自然也不大。”公厕管理员卢阿姨深有感触道,“以前有些居民会把拖把带到公厕来洗,现在这种现象几乎没有了。”
即热即用不浪费
水管滋水太可惜
记者进行接水试验
调查②
市民家庭:不起眼的小习惯能有多耗水
“我家的浪费水习惯可能来源于隔代间的认知差异。我家安装有洗碗机,但因家里做家务的主力是我婆婆,她总觉得机器没法把碗洗干净,所以在把碗放进洗碗机前都会手动先洗一遍。不过,我喜欢洗碗机洗后餐具没有水渍,干净得发光发亮的样子,这就导致我家洗碗得用二次水。”对于家庭的用水浪费现象,市民胡女士表示实为无奈之举。
同样认为家务费水的还有市民卢先生。在他看来,妻子的“洁癖”让家庭用水无形中浪费不少,“我爱人洗芹菜会用专门的牙刷,用流水将菜茎通通刷洗一遍,任何东西要用之前都要冲水,我常说她的生活习惯就是‘过水为净’。”说起妻子的用水习惯,卢先生有些无奈,“水果明明洗过放茶几上,过一会儿开吃前又要洗一次……”
与卢先生的妻子一样,浪费水行为也是不少市民的生活习惯。
“我刷牙不喜欢用牙杯,因为牙杯不及时清洗容易藏污纳垢,所以都是用直流水刷牙,感觉这样比较干净卫生。”谈及自己的洗漱用水习惯,市民杨先生觉得确实存在浪费,但刷个牙的工夫应该也浪费不了太多水。盥洗过程不喜欢关水的情况,同样发生在市民张女士身上,她表示自己冬天洗澡会全程开着淋浴头,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每次打开水龙头都要被冻上一会,还能让淋浴间更暖和。
那这些日常不起眼的习惯到底有多浪费水?据了解,普通家用水龙头的流量通常在每分钟6升到12升之间,刷个牙按2分钟的时间计算,就能浪费十几升水,相当于二三十瓶矿泉水的量,日积月累确实是不小的浪费。
我市现状
开源节流以解“缺水”之难
我市处在瓯江和钱塘江的分水岭上,素来有“鲫鱼背”之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1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840立方米,只有全省、全国人均拥有量的56%和44%,是江南水乡的缺水之地。
我市10座水厂的水源地均为市域内规模较大的水库,包括杨溪水库、太平水库、三渡溪水库等。此外,60处山塘、6处河道或山涧水均能作为备用水源。但因水源地的水量和水质易受季节、天气变化影响,譬如去年,我市遭遇干旱天气,水库蓄水率较正常年份下降,10座水站因水源地无水而停运,导致部分地区保供水的压力激增。
为保障全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基本用水,去年12月,我市启动了杨溪水库底层应急取水工程,从而为前仓镇居民解了用水的燃眉之急。
其实,早在此项工程实施之前,我市早已开始布局“北部水源联网”工程,力求通过对市域范围内水资源的合理调配,能在抗旱保供中兜牢民生之底。
除了“开源”,我市在“节流”上也是不遗余力。
我市农村的供水管网大多建于2007年前后,经多年运行,部分村内管道漏损严重,水资源浪费时有发生。如今,我市大多数村内管网通过改造提升,让地下“看不见”的水浪费在源头上得以解决。此外,通过不断扩大规模水厂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建设农村供水站提升水源供给保障、改造取水制水设施等举措,市民用水也实现了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据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目前总供水能力达到36.8万吨/天,完全能满足全市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节约用水是一种美德,我们应牢固树立“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在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争当节约用水的“倡导者”。
融媒记者 胡锦 胡莹璐
全国巾帼文明岗
监督电话:87126426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
微信关注
“永报姐妹花”
获取相关资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