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重点提案
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重点提案
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期间,共收到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以提案形式提交的建议意见371件,经审查,立案366件。经政协主席会议研究,政协常委会议票决,确定“关于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建议”等10件提案为重点提案,实行市长领办、主席督办制度。现将10件重点提案的提案人、领办市长、督办主席、经办人以及提案主要内容等予以公布,以便社会各界群众监督。
关于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建议
提案人:李飞凤 领办市长:陈伟强 督办主席:胡增强 经办人:马成来
1号
提案
消防安全工作对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对经营实体的安全生产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影响也很大。近年来,因为责任不落实、制度不到位、隐患不整改导致国内各行各业都曾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教训惨痛。当前,我市消防安全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此建议:
一、加强消防安全监管,防消结合。加强对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检查,明确产权单位、经营主体,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管理自主、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采用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消防安全责任落到实处;行业主管部门遵循“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监管制度。
二、加强消防安全人防技防措施。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各公共场所经营者建立健全消防应急预案,细化完善应急措施,提高应急处置率;强化公共场所经营人员消防实战技能培训,定期开展消防应急演练。结合现有公共场所特点,在部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人流密集的商业网点,增设相关消防设施,提升技防水平;加快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大力改善消防装备,最大限度提高消防监控、应急救灾能力。
三、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通过电视、自媒体等平台,开展火灾预防、消防器材使用、火场自救和互救知识宣传教育,提升市民消防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阵地作用,将消防安全纳入义务教育教学内容,以学校教育为重点,以点带面,提高全市人民消防安全意识。
关于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徐雅彬 领办市长:何丽平 督办主席:黄瑞燕 经办人:周巧诤
2号
提案
调查数据显示,我市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但我市的老龄事业发展与不断提升的养老、适老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基层养老公益食堂难以为继;老年护理服务资源投入不足、配置率不高,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覆盖面与实际需求还有差距;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医养结合亟需探索推进,专业养老人才、照护人员依旧紧缺等。为此建议:
一、推进社区养老食堂建设。市政府尽快出台社区养老食堂建设的标准和功能要求,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加大配套扶持政策。拓宽资金保障渠道,设置爱心卡,践行“年轻存时间、高龄取服务”理念,鼓励热心企业、热心个人为社区食堂捐款或者提供志愿服务,每次服务可以获得积分,其积分可以给家里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使用。同时,新建小区必须配建居家养老服务房,满足社区食堂的需要。另外,社区食堂可以向老人以外的其他群众正常开放,将其收入用于补贴食堂的各项开支。
二、加快落地长护险。尽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保障。前期,我市已搭建“永馨康养”平台,初步形成以居家康养为特色,多样化智能服务场景为支撑的智慧养老服务格局。在此基础上,将长护险涉及的医养服务项目纳入“永馨康养”平台,将评估达到的失能人员“线上”监管。针对长护险中选择居家护理模式的失能人员,由护理机构为患者亲属进行专业培训后再派驻上门,护理机构按补贴标准发放护理服务费。
三、优化养老照护,密织社会保障网。推进医养深度融合,民政等部门在制定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长期发展规划过程中,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进行专门规划,明确扶持政策、优惠政策、保障重点。同时,加大专业养老人才、照护人员的培养力度。
关于完善城区快速路网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徐佩红 领办市长:俞 兰 督办主席:朱志昂 经办人:应 献
3号
提案
近年来,我市道路交通事业飞速发展,机动车数量持续增长,同时道路交通拥堵情况愈发凸显。城区内“断头路”多、路口多、道路通行能力弱等问题尤为明显。目前,我市还没有实质性的城市快速化道路。为此建议:
一、加快推进城区道路建设,重点建设快速路。根据《永康市域综合交通规划(2020-2035年)》及《永康市中心城区道路系统专项规划》,规划形成“两纵两横”中心城区快速通道体系,修建快速路。
二、加快推进城区“断头路”打通工作。我市城区“断头路”较多,虽然近几年已经打通金塔路、东塔路、华溪北路及城北东路等“断头路”,但城区一些主要“断头路”还未打通。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和市民出行频次的增加,“断头路”严重影响城区内的通行,应尽快打通“断头路”,改善城区交通环境。
三、优化升级城区内部道路网络。我市老城区部分支线路段急需升级改造,提高通行能力。可以按照“窄马路、密路网”的理念进行规划,理顺各等级道路的关系,完善网络体系,提升主干道的连通性,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完善支路系统,提高路网密度,提升交通微循环能力,构建健康的城市交通循环系统。
关于推进老四方文创基地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民盟永康市总支部委员会 领办市长:俞 兰 督办主席:卢 轶 经办人:应 献
4号
提案
文化园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多地市政府出台指导意见,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科学开发利用好旧厂房资源,对满足人民对文化产业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积极谋划,出台多项政策,文化园区建设也正在推进中,就目前情况看,存在园区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化程度较低、园区艺术氛围较弱,缺乏创意和文化交流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特色园区应注重合理的功能分区设计。在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功能分区时,不仅要重视整体数量,还要重视综合质量。同时,要注重艺术与创意的设计和布局,可以使园区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惊喜和创新,给游客带来非凡体验。
二、特色园区应注重产业聚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有一些核心企业的带动。因此,在特色园区的建设中,应该注重吸引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企业入驻,从而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比如,可以通过建立艺术家工作室,提供艺术创作空间和资源支持,从而吸引优秀的艺术家聚集于此,形成一个艺术创作的集聚地。
三、特色园区应注重文化交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需要有一些文化交流活动的推动。因此,在特色园区的建设中,应注重举办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如创意市集、设计展览等,可以让不同行业的创意人才进行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四、特色园区应注重公共艺术空间。在特色园区的公共空间中设置雕塑、壁画等艺术品,使游客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艺术,同时感受到园区的关怀和文化内涵。社区居民可以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创作和策划中,提升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力。
关于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建议
提案人:顾峰峰 领办市长:陈伟强 督办主席:朱彭年 经办人:马成来
5号
提案
为贯彻落实一揽子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措施和文件精神,市委、市政府谋深致远,迅速开启“永康市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并取得一些成效。但目前我市也面临政策文件精神没有贯彻落实到底,执行过程中阶段目标模糊、资金不够、人员未有效配置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加强部门思想认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目前已成立市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挂牌运行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巩固和扩大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与发展成果。相关部门要认真领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不断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
二、加强部门协同改革。各项目工作服务组应加强高效协同、磨合融合、跟踪保障,加速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水平与能力迭代升级、争优进位。同时,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中正确运用容错纠错机制,从而形成激励改革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加强人员配置升级。要有效保障人员常驻办公,并确保能够妥善做好工作交接,且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该领域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以及切实为企服务的责任心。
四、加强数字赋能工作。创新政府部门数字化为企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面向民营企业的信息发布平台,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加强系统归集管理,建立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的分类分级确权授权制度。
五、加强社会公众监督。在实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中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企业、媒体等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服务成效的监督。
(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