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社会·看点

海报作品亮相中法建交60周年晚会

对话:省美术学科带头人如何用AI打开学生艺术创想

  海报作品亮相中法建交60周年晚会

  对话:省美术学科带头人如何用AI打开学生艺术创想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GC(人工智能内容生产)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浪潮。“中国政府网”在全国两会期间发布了AI海报绘制政府工作报告的推文,义乌老板娘使用AI无缝切换36国语言助力生意“出海”。可以说,AI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近日,一场由省美术学科带头人、大司巷小学美术教研组长施文韬发起的AICG绘画活动,正让大司巷小学的学生们在这股浪潮中感受艺术的无限可能。记者借此机会,与施文韬一同深入探讨AI与美术教育的话题。

  尝试

  AIGC技术下的

  “创龙大汇”

  当童真的想象遇上先进的AIGC技术,一个充满无限创意的艺术世界被悄然开启。

  走进大司巷小学一楼展厅,一场别开生面的AIGC绘画展——创龙大汇吸引了众多目光。“学生们借助AIGC技术,与人工智能共同合作,创造出了上千条形态各异的龙。”施文韬介绍,寒假前夕,他向学校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尝试利用AI工具,创作一幅中国龙的海报。

  新学期伊始,施文韬收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反馈,1000多幅中国龙作品交了上来。经过精心挑选,最终有100幅作品在“创龙大汇”展览中亮相。这些龙,有的威武庄重,有的灵动飘逸,或盘旋升腾,或遨游天际,形态各异,色彩斑斓。

  三(5)班学生倪千寻分别利用青花瓷、长城、冰雕等关键词进行创作,最终绘出了青龙、彩色长城龙、冰雕龙。“用AI工具画画的时候,手中的鼠标就像一根魔法棒,轻轻一挥,就能画出一幅精彩的作品。”倪千寻说,创作的过程非常有趣,通过不断调整关键词就能创作出想要的画。

  “然而,别看展厅里的作品像模像样,其实第一批交上来的作品非常相似。”施文韬告诉记者,尽管AI绘画在技术上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它并非想象中的那般简单。要真正掌握并有效地使用它,仍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对于初学者或者小学生来说,选择合适的工具、理解各种参数和设置以及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都需要时间和实践。于是,他和项目团队老师的重新指导,并将可以使用哪些艺术家的风格、如何构图以及使用哪些灯光才能更美观等要点整理成资料包发给学生学习,这才让同学们初步掌握了AICG绘画的要领,打开了想象的翅膀。

  在施文韬看来,AI只是绘画工具,真正的艺术在于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和想象力。即使有了AI的帮助,如何构思、如何选择合适的风格、如何调整参数以获得想要的效果,都需要创作者具备较高的审美和创意能力。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在学生们心里埋下一颗技术与AI的种子,让他们在未来能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不断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他相信,10年后的社会,AI科技应用将更加广泛,而学生们通过这样的实践,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未来的挑战。

  施文韬为AI作品赋予文化内涵

  应用

  AIGC作品亮相中法文化交流舞台

  作为一名AIGC绘画创作师,施文韬也在AIGC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

  今年2月,平遥国际时装周与爱智岛共同发起全球首个国际虚拟时装周AIGC艺术大展,这场创新性的合作为全球时尚界带来全新体验和机遇的同时,也推动着时尚与科技的融合。施文韬在得知活动后,以平遥古城为创作起点,以大红灯笼为意向,运用AIGC创作时装周系列作品。由于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作品一经上传便得到了业内同行的点赞,并引起了一位中法文化活动策划负责人的浓厚兴趣。该负责人希望获得施文韬的授权,将该作品作为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素材公益使用。

  2月23日晚,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巴黎十三区市政厅举办了“市政厅奇妙夜-中国古典舞专场演出”晚会。施文韬的作品作为活动主海报亮相,为活动增添了别样的中国文化魅力,让法国观众在欣赏中国古典舞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其实除了平面海报,AIGC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今年的央视春晚,无论是歌舞、相声还是小品,都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这些都离不开AIGC技术的支持。”施文韬表示,在舞美设计方面,今年的春晚舞台采用了先进的AR内容创作技术,结合光学运动捕捉系统,不仅让观众看到了更加真实、生动的表演,同时也为演员们提供了更大的表演空间和自由度,可以说AIGC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AIGC技术在不断迭代,我也在不断学习探索。”目前,施文韬的小红书平台上传了他平时利用空余时间创作的AIGC作品,获得了近万的点赞收藏,而网友互动最关注的是作品背后的文化、立意。对此,施文韬表示,AI大模型已经学习了大量艺术家的风格,从古代绘画到当代艺术,无一不包。而对于使用者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因为“内容为王”始终是艺术创作的核心。

  对话

  关于AIGC与美术教育

  记者了解到,施文韬作为省美术学科带头人,前期参与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的编写。那么,他是如何看待AI技术与美术教育的呢?

  问:AIGC绘画越来越普遍,传统绘画会被淘汰吗?

  施文韬:我认为传统绘画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和优势。传统绘画作品蕴含着创作者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是创作者个人生活经历的图像表达。这些作品往往是具有能够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共鸣,是具有生命力的。而AIGC绘画虽然可以模仿和生成各种图像,但缺乏真正的情感和个性,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绘画的艺术价值。当然,在一些领域,AIGC绘画正在“淘汰”一些传统画师。我所了解的一些海报设计、产品设计的从业人员都在转型AIGC创作,因为工业化生产流程中,运用AI辅助会更快捷、效率更高。

  问:如果孩子不往美术方向走,还有必要学画画吗?

  施文韬:画画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即使不从事美术相关行业,学习画画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出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而且绘画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调节情绪,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兴趣。AIGC只是一种工具,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这种工具固然很好,但最终作品能否有价值,其实还是看文化底蕴,看内容。

  问:当下,学校的美术教育对AIGC是什么态度?

  施文韬:事实上,课程改革一直是跟随时代潮流发展,与时俱进的。我前期参与编写的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美术四年级下册》“新媒体艺术”这一课,对学生使用AI进行图文、视频创作都是有要求的,也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运用现代技术进行跨学科表达的能力。AI技术发展迅猛,已经出现像Sora(文生视频)这样的人工智能模型。因此,当下的美术教育也应当或者说正在拥抱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让孩子们尽早接触、了解这些新的变化,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打开他们的艺术创想。

  融媒记者 颜元滔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社会·看点 00005 海报作品亮相中法建交60周年晚会 2024-03-08 永康日报2024-03-0800006;永康日报2024-03-0800007;永康日报2024-03-0800011;永康日报2024-03-0800012;永康日报2024-03-0800013;永康日报2024-03-0800008;永康日报2024-03-0800009;永康日报2024-03-0800015;永康日报2024-03-0800010;永康日报2024-03-0800017;永康日报2024-03-0800016;永康日报2024-03-0800018;永康日报2024-03-0800020;永康日报2024-03-0800019;永康日报2024-03-0800021;永康日报2024-03-0800022 2 2024年03月08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