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 慰问关爱
暖心服务不停歇
春节上门送温暖
![]() |
![]() |
![]() |
![]() |
![]() |
![]() |
![]() |
应急救援 慰问关爱
暖心服务不停歇
春节上门送温暖
新春佳节,当广大市民沉浸在与家人朋友团聚的欢乐中时,有一群人却活跃在全市各个角落,他们身披“志愿橙”“志愿蓝”,开展应急救援、慰问关爱等志愿活动,用温暖开启新的一年。为此,融媒记者兵分多路,跟随他们的脚步,体验志愿服务带来的温暖力量。
西城街道社工站:养老院里笑语喧
春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有一群老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2月17日,记者来到西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只见院内暖意融融,处处散发着浓浓年味。写着“福”以及“恭喜发财”等字的大红灯笼、彩带、新年字帖将整座养老院装点得格外喜气。
“爷爷奶奶新年好,给你们拜年啦!祝你们身体健康。”现场,20名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化身小志愿者忙着往养老院搬慰问品。老人们端坐在养老院门口,脸上洋溢着欢快、幸福的笑容。孩子们的到来,让老人们倍感欣喜。
为了让老人们度过一个难忘的春节,西城街道社工站策划了“童心暖夕阳”敬老活动,志愿者们联合大司巷小学二(3)班学生为老人们带来文艺表演、游戏互动、拍摄照片等(如图)。
活动现场,孩子们为老人们献上了歌曲、舞蹈、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的文艺表演。老人们双手打起节拍,沉浸在丰富多彩的节目中。虽然台下的老人们平均年龄在85岁以上,可是追起“星”来一点也不逊色,嘴里还高声叫着好。看着眼前这一幕,96岁的田玉琴不加掩饰地表达喜悦之情:“真好!小娃娃们了不起,感觉今年的春节特别开心。哈哈。”众人闻声,也不禁开怀大笑。
表演完毕后,孩子们有的为老人捏肩捶背、梳理头发;有的陪老人做互动小游戏。大家用朴实而真诚的行动表达着对老人们的关爱。
“听说要联合社工站举办慰问活动,我就报了名。班里好多孩子为了今天的演出,提前排练了好几天。”家长傅勇军介绍,能在春节期间为老人们送温暖,他的内心很高兴,为了圆满举办这次活动,他们在一个星期前就着手准备好了慰问品。
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以来,西城街道社工站联合学校开展敬老慰问活动,以寒暑假为契机,社工站工作人员和学生们以“半日儿女”的身份共同慰问老人,为他们送去春节慰问大礼包、春联、福字等,为老人送上节日祝福,与他们聊天话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共同度过幸福时光。
阳光爱心义工协会:一份礼包暖人心
春节假期,留永过年的新永康人子女过得怎么样?困境儿童们的假期打算怎样过?这个假期,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们未曾停下忙碌的脚步,带着为孩子们准备的“年货”,一直在“奔跑”。大年初一,记者便跟着志愿者们体验了一把幸福的忙碌。
“我们先去小文(化名)家,她今年读高三了,正是学业紧张的时候,‘暖冬包’里的文具和解压玩具她一准能用得上。”这是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志愿者徐秋桂送“暖冬包”的第三个年头,每个孩子的情况她都记得一清二楚。为了尽早将“暖冬包”送到孩子们手上,徐秋桂和几位志愿者把送温暖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我们志愿者兵分几路,要将这份温暖送到777个孩子家里,顺便了解他们的近况,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也能理顺新一年的公益活动该怎么开展。”徐秋桂说。
据介绍,今年的“暖冬包”活动由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教育局、市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由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和市阳光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承办。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暖冬包”的内容丰富了不少。记者看到,在一只收纳箱里装满了生活用品、暖手抱枕、2024年挂历、保温杯、盲盒零食、解压玩具、心理健康书籍等30余样物品,是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的“众筹式温暖”。
汽车到达东城街道兰街村时,小文和奶奶早早就等在村口迎接。“这是我们认识的第五年了吧,你们真是有心了,每年都来看我们。”看到志愿者们,奶奶又高兴又激动。在小文家,志愿者们陪同祖孙俩“签收”了“暖冬包”,如亲人般嘘寒问暖,给予关怀问候,离开时还以拥抱的方式告别。
当天,记者随着志愿者的脚步,还走访慰问了东城街道的其他两个孩子,与他们共享新春欢乐,拆“暖冬包”(如图)、贴福字、喂羊、谈心、唠家常。徐秋桂说,正月的习俗就是要走亲访友,图个热热闹闹,带上“暖冬包”去给孩子们拜年,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热闹年味的同时,自己的假期也变得格外充实有意义。
千喜救援队:找寻老人护安宁
2月12日中午,千喜救援队接到救援热线称,江南街道仙溪源村大兰自然村一名老人早上7时出门后一直未归家。
救援队根据家属提供的线索第一时间制作并发布寻人启事,将失踪人员信息发布到救援群。队员们收到消息后,立即行动起来。了解到老人乘坐公交车回家后,在客运东站附近拜年的杨双产当即前往汽车东站查看公交车内监控(如图)。监控显示,在当天上午9时20多分,该老人在终点站勤丰站下车。记者随即与杨双产前往江南街道勤丰村,其他队员收到消息后也从各处前往。
在勤丰站,队员们先从查看监控和观察现场入手。杨双产查看周边范围内和村民家安装的监控,了解人员行走路径。随后赶来的队员有的沿着老人回家的路线一路查找,有的询问附近村民是否见到过该老人,有的向家属及邻居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外出习惯等。
现场,记者感受到了救援队员的坚守和大爱,也感受到了村民们的热心和温暖。就在多个监控未出现老人身影、救援队员商定下一步救援方向时,附近村民纷纷向队员们提供自己所知道的老人信息,还将消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扩散出去,让周边村民都能帮忙关注走失老人。
通过多方信息收集后了解到,该老人平时不常外出,但神志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还曾发生外出后未归家、在勤丰村附近桥洞过夜后又独自回家的情况。队员通过查看多个监控,看到老人将自己的脸捂得严严实实,尚不能使用人脸识别,且监控显示老人最终消失地点也在勤丰村附近。队员们便以最终消失点对老人进行寻找,但因没有更多监控信息帮助确认搜寻方向,只得暂停寻找。不久后,搜寻队员便接到家属电话告知,老人已自行回家。
在搜寻过程中,记者了解到2月12日当天早上7时左右,千喜救援队便接到救援热线,一名老人在望春小区附近走失,在附近的队员放下手中的事情立即前往,两个小时左右便将老人找到。
“这些天走失的老人大多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对于此类老年群体又该如何看护呢?”队员胡森垚介绍,对于此类老人,建议安排人员进行专门看护或送至养老院看护,也可以为他们佩戴黄手环,降低走失风险。
融媒记者 吕晓婷 胡莹璐 潘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