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丰富口味多元 花式整活创意十足
“膨胀”的面包如何寻求新式平衡
![]() |
![]() |
![]() |
种类丰富口味多元 花式整活创意十足
“膨胀”的面包如何寻求新式平衡
“现在的面包店令人高攀不起”“好怀念小时候2.5元一个的老式豆沙面包”“被面包的价格狠狠刺痛了”……近段时间,打开各大社交平台,关于面包价格的讨论屡见不鲜。“10元以下的面包正在消失”“面包为什么越来越贵了”等话题也频频登上各大平台热搜。
继“雪糕刺客”后,“面包刺客”正越来越多地进入消费者的视野。我市面包市场情况如何?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城区多家面包店,一探究竟。
市民正在购买面包
“节日限定”面包
面包售价纷纷突破10元
面包售价纷纷突破10元
外形可爱的毛毛虫面包、口味多样的肉松面包、经典美味的虎皮卷……1月4日下午,记者在巴黎商街商圈某连锁品牌面包店内看到,柜台上摆放售卖近60款面包糕点,其中既有大众熟知的经典面包,也有像桂花芋泥欧包、芋泥碱水包等当下流行的新式面包。
记者注意到,店内只有15款面包的售价低于10元,75%左右的单品售价都集中在10元及10元以上。售价最低的单品是菠萝包,标价为7元,生巧卷、芋泥肉松虎皮卷等其他一些奶油夹心较多的面包,标价则是15元至22元。
“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就经常来这里买面包,一星期至少来一次。以前的面包单价基本在8元至9元,买一大袋面包也不会超过50元。”市民胡宇昊是该面包店的常客,喜欢购买餐包这类适合当早饭的面包,“感觉现在面包比以前贵了不少。”
面包店10元以下单品减少的现象并不是个例,在该面包店附近的另一家连锁品牌面包店内,10元以下的面包占比仅为二成。
此外,记者还走访了同商圈内一家装修精致的本土面包店。不同于连锁品牌面包店“新旧交织”的面包品类,该面包店当天上架的面包共有40余款,都是贝果、碱水包、欧包等时下年轻人喜爱的新式面包,包装小巧简约,一眼望去,售价基本在10元及10元以上,只有4款面包的售价在10元以下,标价均为8元。
总体来看,面包消费高或许不是错觉,我市面包“身价”肉眼可见的整体上涨,纷纷突破10元大关。但不可否认的是,10元以下的平价面包并没有销声匿迹,我市不少面包店仍有售卖。
高价面包贵在哪里
从“吃饱”到“吃好”,面包逐渐脱离平价的背后,折射出消费升级的趋势。
那么,高价面包到底贵在哪里?
走访中,我市不少面包店负责人都表示,近几年,白糖、黄油等面包原材料成本上涨,面包的售价自然跟着水涨船高。同时,店铺租金、水电、人工等综合成本都会分摊到产品的价格上,也进一步推高了面包的售价。
华溪北路一家面包店的面包师西西(化名)告诉记者,面包的口感品质与原材料的品质挂钩,不同品质的原材料价格相差很大,以最基本的原材料——面粉为例,进口面粉的价格要比普通国产面粉贵上不少。
与此同时,记者走访发现,以前市面上所售的面包种类相对单一,而现在的面包种类大大增多,碱水包、贝果、欧包、可颂、司康、法棍、恰巴塔等各式面包应有尽有。不仅如此,以前的夹馅面包几乎都围绕豆沙、葡萄干、火腿肠等常见食材做文章,而现在的面包则是花样百出,在馅料上花式“整活”,肉桂、斑斓、奇亚籽、开心果、蔓越莓……一系列食材让面包焕发出无限可能,“季节限定”“节日限定”更是赋予了面包高附加值。在我市一家藏匿于居民楼的社区面包店,梅干菜奶酪恰巴塔、香菜虾皮恰巴塔、老干妈肠仔、牛肉丸碱水球等一些搭配奇妙的面包创意十足,吸引了一拨拨年轻消费者前去打卡购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追求饮食健康的当下,市面上越来越多面包主打“少油少盐”“低脂低糖”,以迎合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总的来说,这些面包花式“整活”带来的创新成本都不可避免,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产品的均价。
“面包刺客”与“2元面包热”
前不久,在某社交平台上,一则关于“你能接受多少钱的面包”的网络投票活动,吸引了34.4万人参与,其中24万人选择了“10元以下”,7.9万人选择了“10元到20元”。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高价面包并未深入人心,大多数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10元以下的面包。在面对高价时,许多消费者选择降低购买频次,或是寻找平替,抑或是干脆自己动手做。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面包刺客”大行其道的同时,一股“2元面包热”也在全国各地悄然火了起来。一批专门售卖2元至3元低价面包的面包店凭借着超高性价比在面包市场中突出重围,其产品多是“简单形态+少量馅料”的初级组合,种类较为单一,门店装修简单、面积不大。
高价面包也好,2元面包也罢,抛开营销光环与氛围滤镜,剩下的终归是价格与口感平衡度的比拼。在快速消费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网红能否长红?流量能否成“留量”?消费者既不会认可口感配不上价格的高价面包,也不会“无脑”接受口感不行的低价面包,商家唯有多花心思、多下功夫,才能生长出更扎实的根基。
■记者手记
融媒记者 张曼欣 融媒见习记者 王玙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