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时政·专版

文章导航

中国农工民主党永康市前进学校三十七年一路前行一路歌

永远向前 与时俱进

  中国农工民主党永康市前进学校三十七年一路前行一路歌

  永远向前 与时俱进

  这是我市第一所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学校,这是金华市第一所开发校(园)本教材的学校,这是金华市第一所开设经典诵读课的学校,这也是常年稳居全市英语抽测第一名的学校,这就是永康农工党人倾力创办、倾情投入、倾囊共创的中国农工民主党永康市前进学校(以下简称“前进学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在中国农工民主党永康市基层委的长期努力下,前进学校已走过37年风雨历程。回望来时路,农工党人热泪盈眶,无悔多年奋斗;展望新征程,农工党人步履铿锵,力争更大荣光。

  12月26日晚,前进学校37周年庆典晚会浓情上演 融媒记者 杨成栋 摄

  同心勠力创办前进学校

  “人类长期斗争的结果,得之愈艰,食之愈甘,爱之愈切。”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章伯钧先生的这句话,印证了前进学校拓荒、崛起、奋进的发展历程。

  1985年,我市教育资源缺乏,仅有约15%的初中生能升入高中就读。当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地方要鼓励和指导国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是年11月,中国农工民主党永康县支部成立后,农工党人萌生了一个共同想法——创办一所学校,让更多本地学子享有高质量教育。第二年,农工党前辈们四处奔走,咨询、落实办学事宜。得知农工党有创办学校的想法,县委、县政府及县委统战部等鼎力支持,为其简化办学手续。

  1986年9月,前进学校正式成立,校址是向人民小学借用的一间教室,首届招收1个高中班,只在晚上开课,老师不拿一分薪资。1987年,该校向当时的县总工会租借教室,改为白天上课。1989年,该校向当时的县教育局租借了原东库小学空置的一幢教学楼。1990年,得知我市有一所农工党人创办的公益性学校,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周谷城先生专门为前进学校题写了校名,高度肯定该校艰苦办学的精神。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五金城的极力邀请下,1994年初,前进学校落地五金城,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校园。两年间,农工党员发动社会各界筹借近400万元,加速新校园建设。1994年秋季,金城幼儿园开园。1996年秋季,前进学校高中部搬入新校园。没了租赁办学的困扰,前进学校开始大展拳脚,之后又创办了小学部和初中部。

  2001年秋,学校停止招收初中毕业生。2003年秋,学校停止招收小学毕业生,专心致志办好小学和幼儿园。

  前进学校租借的原东库小学旧址

  接续奋斗推动学校发展

  年逾古稀依然心系学校的第一任校长胡德忠,罹患癌症依然不舍离校的第二任校长倪德华,不辞辛劳不计得失倾情付出的农工党老党员罗惠兴、林里京、朱淑郊、李遐明、陈伯平、胡樟留、何绍强、陈天江等,还有历任校长卢志华、邱莹(中共党员)、方雄伟……一代又一代农工党人接续奋斗,让前进学校一路凯歌前行。

  2003年6月,又一位农工党人执掌前进学校,她就是该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后的第一任校长——夏琳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提炼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夏琳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于不适应中求适应,于难为中求有为”。她总说:“前进学校倾注了多少农工党人的心血,这里是我的梦,更是所有农工党人的梦,我放不下啊。”20年间,前进学校办学特色不断凸显,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学生素质不断提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

  接受采访中,夏琳瑛一次次眼含泪光地说:“前进学校的今天,离不开农工党永康市基层委历任主委对学校的关心和指导,也离不开广大农工党党员对学校的支持和帮助。”2013年接管新永小学时,农工党永康总支部领导班子给了莫大支持:“遇到困难,我们民主党派理当挺身而出。”每年儿童节、教师节,历任主委总会到学校为师生送上祝福……一桩桩,一件件,夏琳瑛如数家珍。

  正因为有一代又一代农工党人的砥砺前行,才有了前进学校一次又一次的“前进”。

  立德树人夯实发展根基

  “在小学阶段,重要的是养成好习惯。”这一理念是前进人的共识。因此,多年来,前进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坚持习惯养成教育。

  早在2004年,该校的《阶段性绩效报告单》就开始关注学生的习惯、品性等。此后,该校又在实践中总结提炼,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衍生出了六大习惯。这些习惯,并非空洞宽泛的大道理,而是贴近生活的小事情,如“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看似简单,但有研究表明,中国人有6%的时间是在找东西。为了让学生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学校设计了‘一日常规’,让学生有章可循。”夏琳瑛介绍,2018年,该校重新提炼了“立志、好学、孝悌、笃行、反省、坚守”六大习惯,并细分为56个小习惯,同时创制了符合校情的《学生素质发展水平报告册》,让评价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不仅学生的努力有了方向,老师也能对照自省,改善教育教学方式。前进学子走出校门,外面的人总夸他们“有礼貌,习惯好”。

  文化自信回归优秀传统

  光有好习惯还不够。前进学校希望学生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2004年,前进学校引进经典诵读课程和活动。当时,市面上图文并茂的国学教育教材并不多。为此,该校组建教材编撰组,聘请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徐天送先生担任主编,两年内出版了6本适合幼儿园小朋友及小学生的校(园)本教材。

  2005年,前进学校在金华首创经典诵读课。此后,经典诵读与国学教育成为该校一大特色。

  2013年成立国学辅导组,并改用权威教材《小学国学经典教材》后,前进学校国学教育课程走上规范化、精品化的轨道。2015年,该校被评为我市国学教育特色学校。

  如今,国学教育已遍布前进学校的角角落落,校宣传栏、班级小黑板,课前10分钟、每周国学课,国学经典诵读赛、国学精粹书画赛……经典诵读回响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诗词歌赋成为学生最美的心灵食粮。

  与时俱进开拓国际视野

  光有国学教育也不够。在全球化浪潮下,前进学校又有了新目标——让孩子们更快、更好地与世界接轨。2008年,该校引进“花儿朵朵”英语教学法,当年秋季学期就在每个年级开设英语课。

  “用语规范化、教学生活化、活动趣味化、效果实效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校除了基础英语课和活动实践课外,每周还开设了两节拓展活动课,通过英文歌曲、英文故事、英文电影等,引导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就连学校的标语标识,也成了英语教育的载体。

  辛勤耕耘迎来丰盈收获。多年来,前进学校多次在全市英语抽测中获A类学校(城区学校)第一名的好成绩,语文、数学、科学等科目成绩也多次位列全市前三。经过多年精心浇灌,幼苗成树,树茂成林,林高成材,数千前进学子遍布世界各地,不少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前进学校拓荒、崛起、奋进的过程艰辛而曲折,但一路播撒芬芳、硕果累累。谨以前进学校校歌祝愿所有前进师生,“愿我师生,与时俱进。前进,前进,永远辉煌!”

  情景剧《天明又是读书时》

  主人公夏琳瑛校长接受学生献花

  倪德华校长

  冒雨赶赴学生毕业晚会

  融媒记者 李梦楚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专版 00004 永远向前 与时俱进 2023-12-28 永康日报2023-12-2800008;永康日报2023-12-2800009;21371921;永康日报2023-12-2800006;永康日报2023-12-2800007;永康日报2023-12-2800010;21371923;永康日报2023-12-2800011;永康日报2023-12-2800012;永康日报2023-12-2800013;永康日报2023-12-2800014;永康日报2023-12-2800015;永康日报2023-12-2800016;永康日报2023-12-2800018;永康日报2023-12-2800019;21371926;21371922;永康日报2023-12-2800017;21371924;永康日报2023-12-2800020;永康日报2023-12-2800021 2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