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推进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建设
打造“老有康养”的幸福样板
我市持续推进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建设
打造“老有康养”的幸福样板
S
实事惠民生 实干暖民心
本报讯(融媒记者 吕晓婷 胡跨) “叔叔阿姨,跟着音乐一起来跳操吧。”日前,在市社会福利中心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老人们在护工的照护下,开展益智活动。
在游戏区里,不仅有积木、象棋、钓鱼等益智游戏让老人们放松身心,还有专用设备供老人们锻炼身体。通道里还配备了布艺沙发,老人们可以坐在上面唠家常。“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全部采用无锐角全实木化家具,板材比常规的略硬略重,方便老人起立、落座时撑扶,以及平时打盹时枕靠。”市社会福利中心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护士长牛云霞介绍。
记者了解到,该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设有双人间、三人间,床位合计约140张。房间里有独立卫生间和阳台,设置了包括适老性家具、辅助器材和专业康复训练设施设备等。床铺旁安装了紧急呼叫器,需要帮助时,老人可以快速呼叫求助。
此外,为了给认知障碍老人打造个性化熟悉空间,帮助他们加强环境认知,市社会福利中心通过模仿真实社区生活场景,运用怀旧疗法、园艺疗法、音乐疗法、手工疗法、绘画疗法、运动疗法等,让老人获得愉快且真实的体验。老人来到该专区休养后,护工会与老人进行深入沟通,除了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外,还会捕捉老人记忆中的“关键点”。
所谓的“关键点”就是老人最深刻的记忆。如有的老人退休前是医生,工作人员会为其配备听诊器,帮助老人回忆职业生涯;有的老人曾是军人,工作人员会找来军装,为老人拍摄个人艺术写真。工作人员通过让老人体验不同角色,改善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我们通过设立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提前干预老人的认知障碍,并对护理员开展认知障碍照护培训,为老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楼卓珺介绍。
今年以来,为提高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能力,我市将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建设列为民生实事之一,通过持续推进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建设,进一步打造“老有康养”的幸福样板。
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启动建设后,首批参与建设的养老机构对硬件进行改造提升,并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按照护理人员与入住对象配比不低于1∶5的比例配备专职护理人员,全面提升照护能力。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220张,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130名,完成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智能服务终端配备11个,总体完成率达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