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深化产教融合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东迁西归”引人才活水浇灌共富之花

  深化产教融合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东迁西归”引人才活水浇灌共富之花

  X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本报讯(融媒记者 郑旭华) “工具的选择很重要,选错工具不仅会影响作业效率,还会损伤零部件。”日前,一场“云上五金职校”汽修直播课堂在永康五金技师学院开课,教师邹鹏同时为该院汽修班学生,以及千里之外的云南省怒江州职教中心汽修班学生讲解发动机气缸盖的拆解要点,指导他们进行实操作业。

  “借助‘云上五金职校’平台,我每周会给云南怒江和贵州纳雍两地的职校学生上4节线上直播课,讲解汽修方面的专业知识。”邹鹏说,这种线上直播授课的方式,能让中西部学子提前熟悉这边的设备,以便他们来永就读时更快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

  为推动东西部职业教育资源互补,帮助更多西部学生成长成才,市职技校、永康五金技师学院创新打造“云上五金职校”平台,以“两地协作+三场共训+三师共育+五码赋能”的教学模式,打破区域教学限制,让学生在西部便能熟悉东部的新型设备,来到永康后可熟练上岗,大大缩短实训时间,提升人才培养效率。

  打造“云上五金职校”,是我市推动东西部职教协作的一个具体实践。为解决我市五金产业转型升级中“产业强人才缺”、中西部“产业弱人力多”等问题,我市创新打造中西部学生订单式“东迁”培育,学成后“西归”就业发展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开发“东迁西归”职教协作数字应用系统,集合“数智招生”“云上职校”“东迁发展”“西归支持”等四大场景,打造“东西平台招生+协作互动培养+就业发展西归”的全周期人才服务链,大力实施职教学生“订单式”全流程精准培育。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聚焦破解东西部教育差异引起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不断深化“东迁西归”人才培养模式,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共同富裕实效。在“东迁西归”的协作模式下,一幅跨越东西部的职业教育恢宏蓝图铺展开来。

  “东迁西归”职教协作开展以来,我市累计开展跨省域交流活动38次,累计培训产业工人9100余人,培养中高级技工3000余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100%、企业满意率96.8%。

  “‘东迁西归’让中西部地区的学生接受更优质的职业教育,获得更多高质量就业和发展的机遇,为永康五金产业输送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同时,也助力西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市职技校党委书记夏其明说,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与中西部学校的合作以及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让更多技能人才成为助力共同富裕的“领头雁”。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东迁西归”引人才活水浇灌共富之花 2023-12-15 永康日报2023-12-1500014;永康日报2023-12-1500015;永康日报2023-12-1500017;永康日报2023-12-1500016 2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