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融媒·后窗

多面手采制多样化内容

读者爱看新闻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

  多面手采制多样化内容

  读者爱看新闻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

  “你为什么当记者?是固执追求的理想?还是阴差阳错的安排?”我们常常笑称,“这是一个灵魂拷问。”

  新闻是生生不息的,新闻工作者一年到头都保持着“战斗”的状态。在不知不觉中,今年的11月8日,我度过了从事新闻工作后的第6个记者节。然而,在市融媒体中心,这样的“新闻年纪”其实并不大。

  近年来,在融媒改革的浪潮中,活跃在新闻一线的我与我的同事们,一直发生着许多酸甜苦辣的幕后故事,继而推动着新闻更迭,并将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多样化地呈现在他们面前。

  新闻路上别人眼中的“我们”

  记者在现场采访

  J

  今天我亮相

  2021年10月1日,我从社会民生报道“转战”经济市场报道。对接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部门,让我拥有了更多“走出去”的机会。譬如,科技架桥、广交会、“天南海北永康人”等专题报道。

  12月5日,市科技局启动科技交流对接活动,组织10多家农机装备企业赴南京,推进校企合作。我又一次成为随行记者。“这次又得辛苦你拍照片了,到时候打包发一份我们,最好和上次‘广州设计行’一样,及时发布新闻,配个短视频。”该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对我说。

  是的,伴随着融媒改革的要求,我们从团队作战,逐渐转为单兵作战,这就意味着文字、视频、照片等采编工作都需要记者独自完成。我欣然允诺。

  上午乘坐高铁,下午便风尘仆仆抵达活动首站: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活动的流程无非包含实地参观与座谈交流两个部分。我却成为一行人中最“好动”的存在。

  调节光圈数值、曝光率,调整居中构图,等待合适时间,按下相机快门。原本流程简单的拍照操作,此时此刻却变得繁重。从事新闻工作的都知道,记者在拍摄照片的过程中,除了要瞻前顾后、多角度拍摄外,更重要的是要精准抓住精彩瞬间。在匆忙确定照片质量过关后,还需要及时从口袋掏出手机,再次找到合适角度,录制一段他们倾听讲解员介绍展厅的视频。因为相比于相机,手机无需将视频导入电脑即可制作,我可以当天晚上就使用相关的App制作短视频。

  一翻上蹿下跳,照片、视频素材是有了,文字方面信息的采集,又将整个采访活动提上了一个难度。角度拍摄、调节光圈等,是技术型行动。其间,还得用耳、用心去获取重要的写稿信息。

  在这里,有业余人士会问:“不是可以要材料吗?”

  是的,这一点“方便”,我们无可否认。然而,又有谁能确保在这样的活动中,采访对象双方的交流内容均能出自材料之中?他们之间的思想碰撞,注定是没有材料的,在很多时候还只是瞬间,必须得靠记者本身集中注意力去捕捉。

  就如前辈们总结,记者“四力”中的“脑力”“脚力”“眼力”,一直是同步进行的。以往可能是单一性,将新闻呈现在纸媒版面,或是电视画面。当前,融媒改革让其上升了多个维度:从报纸到新媒体,从笔尖到镜头。

  实不相瞒,在一开始充当“多面手”的时候,我常常顾此失彼。好在经过一年多的练习,我逐渐掌握了适合自己的方式。譬如,如果行程紧迫,在乘坐大巴以及晚上住酒店的空闲时间,想办法与他们“搭讪”,补充采访内容并验证活动之中所获得的信息的准确性。

  爱看报的你们让我们暖暖的

  顾跃关在读《永康日报》

  日前,我来到金山东路就经济开发区“工匠风采录”专栏采访顾跃关时,意外得知他与《永康日报》有着一段美妙的缘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永康日报》曾助我‘一臂之力’。”顾跃关说。为了解其中缘由,12月12日,我重新联系顾跃关,进一步听他讲述自己与《永康日报》的渊源。

  在顾跃关的车床模具加工店的休息室里,我看到靠墙处摆放着一张书桌,除了墙上挂着一小叠近期的《永康日报》,书桌边还高高地摞着一叠旧报纸,从一些细小的褶皱折痕能看出这些报纸常常被人拿出来翻看。可见,在顾跃关的生活中,《永康日报》所占的分量不低。

  “读初中时,我就开始看报纸了,那时还叫《永康报》。”顾跃关回忆道,他父亲经常教导他多阅读《永康报》能长见识,有益身心。而那时的书刊、杂志都很少,恰好当时他的老师是永康报社的通讯员,常年订阅《永康报》,他也得以一览,逐渐养成阅读报纸的习惯。那一份份报纸不仅见证了“华东飞渡”的建设、永康撤县设市等历史大事记,还记录了一些民生小事,传递着家常温度,让顾跃关了解天下事、身边事,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读报不仅增长了顾跃关的见识,他还借助《永康日报》平台抓住了一些机遇,让人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2012年,顾跃关致电《永康日报》民情专递中心,询问哪里可以学习车工技术。在该中心的牵线搭桥下,顾跃关获得了以较低学费在市职技校参加培训的机会。经过专业老师的指点,顾跃关深得要领,技能提升明显,很快就考取了车工初级证书。2013年,顾跃关看到《永康日报》上刊登了《关于举办永康市第三届“永康技工“技能大比武的通知》后,积极报名参赛,一举拿下车工第一名,并获评普通车工二级技师,实现三级跳,一跃从初级车工跻身技师行列。随即,《永康日报》记者采访并刊登了有关他的报道,让他在同行中一举成名。

  同年,顾跃关在“读者”“新闻主人公”之外,还拥有了一个新身份——《永康日报》通讯员。他在《永康日报》上发表了《我获得的荣誉应归功于“永报”》一文,为《永康日报》30周年献上生辰礼。

  在加工店满墙的荣誉证书里,我发现了不少公益类奖状,那都是顾跃关和他妻子常年热心公益的见证。“我经常在报纸上阅读到社会上互助友善、热心帮扶的文章,对我的影响很深。”顾跃关说,永康哺育了他,成就了他。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他也要尽己所能回馈社会,让善意传递下去。

  此外,在新永康人吴安建的带头组织下,顾跃关和妻子加入了新永康人治安巡逻队、古山镇雷锋广场志愿者群,与一群热情善良的新永康人共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翻阅纸张的窸窣之声,犹如春雨滋润心田。读报让顾跃关学识思悟,修身养性,成就多彩的人生。相谈过程中,顾跃关对报纸的热爱,让我感动。因为我们的付出,终究还是有一群“铁粉”在默默关注与认可。

  “千万别说报纸没人看,看报纸落后的傻话。因为随着传统媒体的不断自我革新,‘读报’被重新定义,并增添了多样的阅读途径。如我们不仅仅单纯读报,还可以通过掌上永康App、永康人微信公众号进行阅读。”顾跃关如是说。

  融媒记者 程明星 郑旭华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融媒·后窗 00005 读者爱看新闻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 2023-12-14 永康日报2023-12-1400006;永康日报2023-12-1400007;永康日报2023-12-1400009;永康日报2023-12-1400010;永康日报2023-12-1400013;永康日报2023-12-1400015;永康日报2023-12-1400017;永康日报2023-12-1400016;永康日报2023-12-1400008;永康日报2023-12-1400011;永康日报2023-12-1400012;永康日报2023-12-1400014 2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