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社会·看点

点点微光汇聚 照亮感恩之旅

四十三年后,这声“谢谢”终于说出口

  点点微光汇聚 照亮感恩之旅

  四十三年后,这声“谢谢”终于说出口

  43年前的冬天,17岁的金菊爱在去东阳巍山镇看望恩师的路上,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善良的阿婆。寒夜里的那束暖黄色灯光,一直是她记忆深处的一份温暖。

  43年后,金菊爱在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再次来到东阳,寻找记忆中的那束“暖光”。

  10月30日,本报刊登了《为了那束暖黄色灯光 43年后她踏上找寻之路》的报道,讲述了金菊爱寻恩之旅的故事。报道被各大平台纷纷转载,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他们纷纷在平台上留言或私信提供线索,希望能帮助她了却夙愿。

  11月28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金菊爱终于实现了夙愿,说出了藏在心中43年的那一声“谢谢”。

  网友热情提供线索

  “善意再小,总是在无声无息中温暖并激励着我们。”

  “人间正道是沧桑,为老师点赞。”

  “一碗面,一张床,一段善缘。”

  ……

  在“永康人”公众号、“掌上永康”App的留言中,网友们纷纷表达了对金菊爱老师的敬佩和支持,也表达了对社会需要热心肠、人间需要正能量的期待。

  还有不少网友积极主动提供各种线索。有的提到了具体的地点,有的提到了可能的人物,还有的表示愿意提供实际帮助。

  网友吴富强留言:“我朋友说北路上六石街道巍山方向五公里左右那个位置和文章里描述的情形很相符。”

  网友港湾留言:“我认为那个旅店应该是塘西马路边的一位阿婆,此人很热情,十里八村的人都认识,好像也是开店的,常做善事,与描述的很吻合,可以去了解一下。”

  网友亲山乐水留言:“若需要,我愿提供线索或陪同一起前往寻找,以遂金女士的心愿。社会需要热心肠,人间需要正能量!”

  ……

  “非常感谢大家为我提供这么多有价值的线索。我已经把这些线索告知东阳的陈林旭老师,相信这个故事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金菊爱说,网友们的善意和热情,无疑为她的感恩之旅增添了温暖和力量。

  东阳市吴宁街道一都许段的老房子

  时隔一月再访东阳

  “这里是学士路和吴宁东路交叉口,以前永康到东阳的公交车都是在这里下客的,当年你应该是在这里下车的,然后沿着东嵊公路向东边走。”11月28日,在“东阳通”陈林旭陪同下,金菊爱又一次踏上了寻找之旅。

  和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陈林旭听取了网友的建议,带着金菊爱从最初来东阳下车的地方,重走当年的老路。

  “毕竟过去了43年,很多记忆都模糊了,重走这段老路,希望能够唤醒她脑海深处的记忆。”陈林旭说。

  在陈林旭陪同下,金菊爱沿着当年的老路一步一步地走。她时而驻足,时而低头思索,仿佛在寻找那些被岁月遗忘的记忆。

  过去的40多年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沿途的环境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里我有印象,对对对,就是这条路,道路两边当时应该就是水沟,房子都是这样的矮房。”当走到吴宁街道一都许段附近时,金菊爱眼中闪过一丝激动的神情。

  这几日,一都许段附近的老房子正在陆续拆除。狭窄的老路、道路两旁几幢还未拆除的矮房勾起了她的回忆。走在熟悉的路上,金菊爱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激动,脚步似乎也轻快了许多。

  “或许我们再晚几天来这里的景象就不一样了,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继续向前走或许就能找到。”金菊爱说。

  “前面就是城东街道塘西村。有一位周先生说我们要找的阿婆可能是他在塘西的姑姑。还有一位杨先生留言,觉得那位阿婆很可能就是自己的母亲。我们联系后经过比对,发现周先生的姑姑就是杨先生的母亲。刚刚我们打电话给杨先生了,他说正好这几天在家,我们现在去看看。”对网友们提供的线索,陈林旭进行了汇总,并进行了走访和筛选,最终目标锁定了塘西村。

  上图:金菊爱重走当年的老路

  右图:金菊爱与杨光路核实细节

  最好的生日礼物

  “这是我母亲老房子的照片,这是我母亲的照片,你看看有没有印象。”塘西村村民杨光路在家中找出了2张老照片,同时还手绘了一张老房子的内部结构图。

  杨光路指着照片对金菊爱说:“之前马路8米左右宽,房子就在路边。当时的水沟现在都盖上了石板,房子也向道路两旁退了。从门口进去,这边是一个灶台,这边有两张床。还有,这棵树的位置,当时就有一个公交车停靠站。”

  “没错,没错。”金菊爱惊喜地说。交谈中,金菊爱和杨光路核实了一些具体细节,“时间过得太久了,很多我也记不太清了,但是百分之八九十的信息都对上。”

  杨光路回忆,上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每晚住宿价格是三角钱至五角钱。由于旅店就在马路边,所以天黑后经常有人来投宿。遇到有困难的人,杨光路的母亲就会帮一把。

  “1995年,母亲去世了。近几年我们一家常年在外地,也不怎么回来。这次意外看到报道,我们感怀深深,也勾起了许多回忆。我们主动联系金菊爱老师,不为别的,就想帮她了却心愿。”杨光路说。

  “谢谢!谢谢!等了43年,真的没想到会在我60周岁生日这天等来这份惊喜,我真是太开心了,这也是我和我的同学陈怡的共同心愿。”金菊爱握着杨光路的手,一遍遍地表达着自己的谢意。

  “希望你们下次去祭拜母亲的时候,帮我谢谢她,我会永远记着这份恩情的。”当金菊爱想把欠下的住宿费还上时,杨光路婉拒了。他表示这份心意已经收到,相信自己的母亲泉下有知也会非常高兴。

  “我会永远记得43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夜,阿婆为迷路的我们亮起了一盏灯,那束光也温暖了我大半辈子。”此时恰逢傍晚,看着阳光洒在熙攘的街道上,金菊爱感慨万分,“时间能改变很多东西,但是善良能够跨越时空,连接起相隔千里的人们。我也非常感谢这一路上帮助我的人。”

  融媒记者 池欣桦 吕笑佩

  上图:旅店老照片

  右图:杨光路母亲照片

  H

  弘扬诚信文化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社会·看点 00005 四十三年后,这声“谢谢”终于说出口 2023-12-09 永康日报2023-12-0900006;永康日报2023-12-0900007;永康日报2023-12-0900008;永康日报2023-12-0900009;永康日报2023-12-0900010;永康日报2023-12-0900011;永康日报2023-12-0900012;永康日报2023-12-0900013;永康日报2023-12-0900014;永康日报2023-12-0900015;永康日报2023-12-0900016;永康日报2023-12-0900017;永康日报2023-12-0900018;永康日报2023-12-0900019;永康日报2023-12-0900020;永康日报2023-12-0900022;永康日报2023-12-0900021;永康日报2023-12-0900023 2 2023年12月09日 星期六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