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具有感觉的人造智能角膜
南开大学研究团队研发
具有感觉的人造智能角膜
近日,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徐文涛团队设计并概念验证了一种具有感觉的人造智能角膜,让人造角膜距离人类原生角膜更近了一步。
角膜看起来薄而透明,实际上是身体神经最密集的部分,当外物触摸角膜时,会引起不自主的眼睑闭合反射(角膜反射)。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的Boston型和MICOF型等多种类型的人造角膜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这些人造角膜可以承担人类原生角膜的保护和光折射等功能,但不具备触觉感知能力,无法对光或进入眼睛的异物有反应,实现角膜反射。因此,开发具有感觉的人造智能角膜,对解决角膜供体紧缺、治疗角膜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徐文涛团队研发的人造智能角膜,通过人造反射弧重建“原生感觉”。团队分别以传感器振荡电路、氧化锌锡(ZTO)纤维基人造突触和电致变色器件作为感受器、处理核心和效应器,实现了对外界机械和光刺激的编码、信息处理以及透射光的调节。
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