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社会·专版

金华艾克医院院长杨德志:

中医全程参与肿瘤治疗可发挥独特作用

  金华艾克医院院长杨德志:

  中医全程参与肿瘤治疗可发挥独特作用

  得了肿瘤,大多数人第一感觉是不太相信:肿瘤怎么可能生在自己身上呢?换家医院继续检查,结果还是一样。治疗往往采用开刀、化疗、放疗;靶向或化疗、放疗。对这些招数,有的人按部就班进行,有的人选择放弃,还有的人会选择找中医碰碰运气,“死马当作活马医”。中医药真的是要到走投无路时才选择的办法吗?为此,我们专门走访了世界中联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孙氏中医传承弟子、金华艾克医院院长杨德志。

  杨德志说,不少患者和家属有一个认识误区,往往认为中医药是终末期肿瘤患者的“安慰剂”。但其实,肿瘤治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中医并不是在西医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才去寻找的“救命稻草”,也不是“锦上添花”的补充疗法。肿瘤病人一确诊就可看中医用中药,选择中医药参与综合治疗。

  杨德志解释,在手术、放疗、化疗的同时,中医药全程干预。手术后用,可减少发热、贫血等并发症,提高有关脏器的功能;在放疗、化疗间歇期用,可减轻因放疗、化疗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白细胞下降,减轻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等。甚至很多化疗药里,本就有中药成分。中药治疗可以缓解症状,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有些人用起来效果不错,但皮疹、腹泻、血压升高等副作用大且容易耐药,中药可减轻副作用并延缓耐药。越来越多的专科医生也意识到肿瘤患者治疗全程有中医参与将有更大的获益。此外,中医药还能作为单独的治疗方法,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解郁、通络、软坚、排毒来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孙氏中医临床总结

  八字方针:

  解郁、通络、软坚、排毒

  对于中药治疗肿瘤,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观点。首先,认为它只是西医手术、放疗、化疗的辅助手段;其次,认为中药只能针对病人出现的疼痛、胃口不开、浮肿、精神疲软等症状采取对症治疗,予以止痛、开胃、消肿、滋补等。孙氏中医及金华艾克医院创始人孙彩珍认为,在肿瘤治疗中,不能这样藐视中医,应该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医的作用。

  孙氏中医接诊过的肿瘤患者有40万余人次,这些人大多存在胃口不开、疼痛、消瘦、浮肿、尿少、便秘、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并不是说他们天生就是这样的体质。有一部分人得肿瘤前身体一直很好,因为肿瘤毒素不断积累增多,不断消耗体内正气,使人脾胃虚弱,胃口不好。肿块大起来压迫神经就会导致疼痛,同时,肿块在不断抢着吸收营养,再加上病人本身胃口不好,进食减少,就会越来越消瘦。

  这个时候,体内邪气不断增长,正气持续下降,当正气不足、体内垃圾排泄不畅时,就会引起腹胀、尿少、浮肿。

  要让病人胃口开、不疼痛、身体长胖、浮肿消失、两便正常、精力充沛,就要排除毒素、软化肿块。肿瘤的肿块,不像一般的跌扑所致的瘀血包块那样,用些破瘀活血的中药就能把肿块散掉。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如果滥用破瘀活血的药,反而会加重病情,导致肿块破裂或扩散转移。肿瘤毒素也不是普通的毒,吃些消热解毒的药就能排除掉。如果长期或过量服用清热解毒药会影响人的胃口,纳谷不香、消化不良,使胃气败绝,而中医讲究胃气是命根子。孙氏中医积累临床30余年的经验,把目前治疗肿瘤的方法归结为八个字:解郁、通络、软坚、排毒。

  中医认为,肿瘤是气、血、痰、毒相互交结的有形肿块。“气”指“气郁”,“血”是“血瘀”,“痰”是“痰凝”,“毒”是“肿瘤毒素”。解郁、通络、软坚、排毒,针对的就是疾病的本质。在八字治疗原则下,分两步走,对肿瘤主动发起进攻,变消极为主动。

  第一步:诱导、杀灭肿瘤毒素,软化肿块阶段。经过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一般需3个月)以达到控制肿瘤毒素的进一步积聚,并减少毒素,把杀灭的毒素通过汗、尿、大便排出体外,使肿块渐渐软化。

  第二步:努力达到消除肿块的目的,在诱导、杀灭肿瘤毒素的同时,加大排毒和运用破瘀药物,使毒尽肿消。

  用药如用兵

  用药如用兵。为了达到以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的目的,孙氏中医在有的药物用量上,往往大大超过常规用量。这样大的剂量,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根本吃不消运用。由于严格掌握剂量、采用特殊炮制办法,孙氏中医发现只要病人有这病,就受得住这药力。有的人认为身体虚弱是否药量轻一点,孙氏中医是不赞成的,因为这好比打仗一样,敌强我弱,要打胜仗,难度就大,而且时间不等人,必须牢牢抓住时机,对病灶发起进攻。

  面对药力的强大攻击,由于体质和疾病所处阶段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吸收不同。有一部分人服用后感到四肢无力、喜欢卧床、懒得说话、经络和腹部稍有点胀,或局部有点微痛,有的略微有点恶心,个别皮肤发痒,这些都在正常范围内。少数有点咳、吐、便血,只要量不多,也属正常范围。但这一切,都要反复经历过,才会心中有底,遇事不乱。

  2012年12月,台州的陈女士查出卵巢浆液腺肿瘤,手术切除后,又经历了8次化疗,头发掉光了,然而复查结果又给了她当头一棒。陈女士的手术部位又长出一个直径2厘米多的肿瘤,而且还有积液,化疗没有起到作用。但她的身体已经很虚弱,差不多一个月没下床了。后来,家人帮陈女士到金华艾克医院开了一个月的中药。吃药后,她的脚上手上起了很多疱疹,里面有毒水。服药两个月后,这些疱疹一个个自然破裂,毒水排出,人轻松舒服了很多,也能下床走动了。陈女士坚持吃药,现在复查结果一直不错。

  解郁是治疗肿瘤的

  开门钥匙

  应该说,肿瘤的发生与情志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喜、怒、哀、乐、悲、思、恐七种情志的过度,可直接伤及内脏,尤其是怒、悲、思、恐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以肝肿瘤为例,怒伤肝,思伤脾。怒则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与肿瘤毒素相交结则发为癌。

  治病求因,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孙氏中医自始至终运用并配伍以解郁的药物,目的是使病人心情好转,可以讲解郁是治疗肿瘤的开门钥匙。所以,杨德志建议,病人要保持心情开朗,热爱生活,不多思、不发怒、不恐惧是治疗肿瘤最重要的一步。

  长期服用中药

  有毒副作用吗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杨德志认为,这方面要一分为二地看:“有些药确实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这些药现在很少会选用。如果病情确实需要选用,大家也不要慌,我们会提前告知这个药用了以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现在采取的是什么预防措施。半个月或一个月后,要去检查一下肝肾功能,我们会看看指标,这样一般可以避免肝肾损伤。”

  杨德志说,大部分中药都是没有毒性的,是药三分毒的“毒”,其实是指运用药物的偏性治病。所以大家不要恐慌,医生也不是随随便便就会用那些有毒性的药。

  事实上,金华艾克医院有些病人吃中药吃了20多年。汪女士是乳腺肿瘤患者,手术后化疗期间出现肝转移,肝里有五六个肿瘤,化疗无效,已经被列到病危病人名单里了。她吃了艾克医院的中药后感觉很好,肿瘤虽然还在,但缩小了。20多年来,她一直在吃中药,带瘤生存,肝肾功能每年复查都正常。

  今年79岁的盛爷爷患肺肿瘤15年,一直坚持吃中药。2008年,他被查出患了肺肿瘤,位置紧挨血管无法手术,在医生建议下做了两次伽玛刀手术,并化疗两次。不久后病情复发,盛爷爷一直反复咳嗽、痰中带血。2012年,家人打听到金华艾克医院在中医治疗肿瘤方面很有特色,赶紧陪他就医。刚开始接诊的是孙彩珍,后来是杨德志。

  在艾克医院吃了半年中药后,盛爷爷咳血的情况没有了,胃口也好了。由于担心停药后病情会复发,盛爷爷这些年一直坚持吃中药。从每个月去一次金华艾克医院,到后来半个月去一次,15年来从未间断。村里人都知道他抗肿瘤的经历。

  肿瘤康复后

  还要继续吃药吗

  肿块消失后,一般需加服一个月中药以起到巩固作用,以后可以停药或者根据情况继续服药巩固。经金华艾克医院治疗的很多病人,康复后一直坚持服药十多年巩固治疗。舟山的张先生从2001年查出肝肿瘤到现在,已经坚持服中药20多年了。从一开始肿瘤有9.8厘米大无法手术,坚持服药,到有条件做手术,再到如今,他的经历很是励志。

  有的病人或家属会对病人的疼痛、咳嗽、腹胀、乏力等症状很着急,认为治疗要针对这些。但这些症状往往是肿瘤的临床表现,中医称之为“标”,而内脏蓄毒不流和癌的肿块是导致这些症状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也称为“本”。

  中医的治疗法则是治病要治本,中药配伍讲究君、臣、佐、使。重用清热解毒的药为君药,用软坚散结的药为臣药,以具有通络作用的药为佐药,使具有化痰行气解郁作用的药物。经过治疗,随着肿瘤细胞的诱导与杀灭,肿块的软化,肿瘤病人表现出的疼痛、咳嗽、腹胀、乏力、胃口不开等症状也会随之慢慢好转。

  杨德志想与肿瘤病人及家属说一句,不要轻易放弃继续治疗,一定要坚持不懈。

  融媒记者 胡颖

  孙氏中医大弟子、金华艾克医院院长杨德志门诊中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社会·专版 00005 中医全程参与肿瘤治疗可发挥独特作用 2023-11-30 永康日报2023-11-3000006;永康日报2023-11-3000008;永康日报2023-11-3000007;永康日报2023-11-3000009 2 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