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经济·市场

走进商超 连上“云端”

老味道“土货”变身品牌伴手礼

  走进商超 连上“云端”

  老味道“土货”变身品牌伴手礼

  色泽金黄的豇豆酥、酥脆香甜的兰花根、香脆可口的红薯片、甜而不腻的米花糖……说起这些传统小吃,永康人大约都不会陌生。作为旧时走亲访友伴手礼的首选,以及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采购些许的零嘴儿,这些“永康味道”是众多老永康人童年的美好回忆之一。如今,这些老味道“土货”不再走土路,而是摇身一变成为热销的伴手礼,焕发出崭新活力。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商超,一起感受老味道“土货”带来的全新体验。

  ▲“永康味道”种类多样

  ◀直播销售“永康味道”

  传统小吃“有头有脸”入驻商超

  “没想到在这里也能买到兰花根。”11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城区一家商超,只见种类丰富的老味道“土货”整齐地排列在货架上,兰花根、豇豆酥、粉丝糖等传统小吃应有尽有,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选购。不同于市面上众多散称或简易包装,这些“有头有脸”的“土货”都装在精心设计的罐子里,包装上趣味十足的古风手绘图案传递着浓浓的儿时味道。

  近年来,随着时代变迁和市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再加上缺乏品牌、包装落伍、携带不便等原因,许多传统小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如何在传统与新潮之间平衡,为传统小吃注入时代元素?CiCi甄选伴手礼负责人胡静超尝试在品牌打造中探索出一条新路。去年,胡静超与两名好友整合永康特色伴手礼,共同创立CiCi甄选伴手礼品牌,依托“浙江老字号”吴合兴,推出兰花根、豇豆酥、红薯片、粉丝糖、冻米糖、米花糖等一批传统小吃,并成功入驻我市商超,让老味道飘香更远。这些传统小吃选用了上考红糖等本地食材作为原材料,充分融入“永康味道”。生产规范化、包装精美化、产品品牌化使得“土货”不再土气,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每罐售价卖到了13元至20元。消费者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搭配产品种类组成各式礼盒。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不久落下帷幕的第十六届农展会上,这些老味道“土货”着着实实火了一把。“我们展位现场安排了好几名工作人员,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胡静超告诉记者,这次农展会可谓收获颇丰,不仅洽谈了几名意向代理,并且成交火爆、订单不断。除了罐装产品热销外,礼盒装也颇为走俏,我市一家服装店一口气订购了600盒,用来作客户伴手礼。

  直播开拓“云端”新市场

  “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感兴趣的朋友点点关注”“现在正在烤的是Q弹软糯的桔红糕”……古朴的茶壶、精美的烤炉,配上色彩丰富、摆盘精致的兰花根、桔红糕、米花糖等茶点,在CiCi甄选伴手礼门店的小院子里,一场热气腾腾的围炉煮茶正在线上直播。

  每天晚上,胡静超的抖音直播间准时开播,主播在镜头前煮上一壶热茶,吆喝兰花根、米花糖、豇豆酥等各式“永康味道”,以悠闲放松的露营场景带动流量节节攀升,引来不少网友点赞互动、“种草”下单。

  搭上网络直播的东风,这些老味道“土货”正不断向年轻人看齐,并通过一方屏幕走出永康、走出浙江,销往四面八方,开辟了一条传统小吃通向消费市场的新通道,让身在异乡的永康人点点手机就能品尝到正宗的家乡味道。

  “近几年传统老味道在逐渐回归。”从打通商超渠道再到“触网”线上直播,胡静超坚信,这些传统小吃未来还有更大的舞台。接下来,随着春节的临近,大街小巷的年味会越来越浓,年味十足的传统小吃也将迎来销售高峰。

  ■记者手记

  老味道也要翻新潮

  每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的老味道,这些味道从生活中来,经岁序更迭,无法用言语详尽描述,但记忆却将其久久收藏。老味道的背后,或许是儿时的味道、岁月的味道,抑或是一份独特的文化印记。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进入新时期,面对年轻化的消费群体,老味道需要认识到:“老”绝不能成为唯一的金字招牌,在留住“老”的同时,也应因时而变,探索飘香新可能,通过理念创新、科技赋能、市场拓展等方式,在守正创新中不断翻新潮,走出新路子,书写新故事。

  融媒记者 张曼欣


浙B2-20100419-2
永康日报 经济·市场 00004 老味道“土货”变身品牌伴手礼 2023-11-25 永康日报2023-11-2500006;永康日报2023-11-2500007;永康日报2023-11-2500008;永康日报2023-11-2500009;永康日报2023-11-2500010;永康日报2023-11-2500011;永康日报2023-11-2500012;永康日报2023-11-2500013;永康日报2023-11-2500014;永康日报2023-11-2500015;永康日报2023-11-2500016;永康日报2023-11-2500017 2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