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放创业贷5500余万元
快办畅享服务充实创业“袋”
我市发放创业贷5500余万元
快办畅享服务充实创业“袋”
B
办实事暖民心
提升群众满意度
本报讯(融媒记者 颜元滔) “多亏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解了我的燃眉之急。”11月16日,重庆来永创业者程宇说,公司前期遇到资金不足的难题,市人力社保局了解情况后,向他讲解了创业贷的有关政策,帮助他申请了50万元的创业贷款。
流动资金不足、贷款渠道不畅是不少创业者的苦恼,而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推进过程中,也存在贷前审查门槛高、限制多,知晓面不广的短板。如何破解难点,畅通堵点?今年以来,市人力社保局通过多项举措革新工作机制,实现创业贷快办畅享。
“快办”,即市人力社保局通过“浙里办”在线平台,联合业务经办银行精准对接客户,实现创业贷全程“掌上办理”。创业者只需在手机端上传相关材料,即可完成申请。
“畅享”,则从完善制度、优化服务、精准帮扶着力。市人力社保局出台了《永康市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打破了创业贷门槛过高的难题,明确了初次创业范围为永康市,在市外曾创业不受限制;未清偿贷款的核查范围缩小至创业者的配偶双方,大大降低了创业者的申请难度;给予银行当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金额的0.5%-1%的手续费补贴,鼓励银行降低创业担保贷款条件,优化贷款审批手续和服务流程。该局协同金融机构,通过全市49个业务网点和村一级的代办点,主动对接乡村创业群体,推动服务延伸下沉。同时,依托各部门数据平台,通过数据筛查获取我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信息,以及各村镇注册登记实体信息,通过点对点发送短信、电话联系等方式精准化、针对性开展政策宣传。
据统计,今年申请创业贷的人员已达130余人,同比增长113%。截至目前,我市已发放创业贷5500余万元,惠及创业者160余人,贷款发放金额同比增长86%。
在创业贷改革举措的加持下,“1+3+N”返乡入乡合作创业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明显。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前仓镇大陈村党支部建设金华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入驻并登记注册的创业者有181位。该局还通过为大陈村搭建创业贷经办银行合作渠道,促进建立创业贷集体授信模式。永康农商银行为大陈村提供了5000万元授信额度,撬动了金融资源服务乡村振兴。